1)第437章 朕要分封,谁赞同,谁反对?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朕要分封,谁赞同,谁反对?

  一场前所未有的‘庆典’,加上大汉英烈陵园的建立,马邑一战带来的喜悦氛围,不由被蒙上了一层沉重的薄纱;

  但这股沉重,却并没有让马邑大胜的喜悦被冲散,反而是让这场胜利,显得愈发难能可贵。

  实际上,在这场别出心裁的‘庆典’,以及大汉英烈陵园建立之前,汉室对军中将士,尤其是阵亡将士的抚恤力度,也从来不小。

  按照太祖高皇帝刘邦亲自定下的规矩,当有士兵‘死王事’,也就是为国捐躯时,按照规定,需要由比阵亡将士高出两级的直系长官,一手负责其丧葬事宜的。

  比如寻常士卒阵亡,负责的是什长,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十人长’;

  伍长,也就是伍佰,即通俗意义上的‘五人长’战殁,负责的则是屯长,也就是‘五十人长’。

  若是什长战死,更是需要曲侯,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百夫长’,亲自负责此人的丧葬事宜。

  再往上,即屯长一级及往上,就起码需要校尉一级亲自出面了。

  而这里的‘负责丧葬事宜’,则包括但不限于:自掏腰包,给阵亡者购买灵柩、棺木,收敛阵亡者遗体,并亲自将遗体送回其家中。

  遗体送回之后,还要帮助烈士家人操办丧事,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承担一切必要的费用。

  除此之外,朝堂的抚恤另算。

  对于封建时代的军队而言,这样的抚恤待遇,其实已经算得上相当不错了。

  ——起码比后世,那些明明已经战死多年,却依旧‘存活’在兵丁册中,被军官喝兵血强了不少。

  但与这本就不俗的阵亡将士抚恤待遇相比,此次马邑一战之后,当今刘盈所推出的一系列抚恤标准,却是让整个朝野上下,都惊掉了下巴······

  什么‘阵亡者默认拥有三颗首级的军功’‘神主牌供奉英烈陵园’,这都且先不提;

  单就是那块‘英烈之属’的牌匾,就足以让无数人瞠目结舌,又根本不知该如何反驳。

  再加上其他种种,朝野内外,便也随即出现一股不大和谐的声音。

  只不过,相较于这个出现在朝野之上的,不太和谐的声音,刘盈还是更在意民间百姓,对自己这番举措的看法。

  毕竟刘盈这个天子,不是公卿百官的天子;

  刘汉社稷,也不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兵法云:赏不逾时、罚不后事;”

  “有功将士之赏赐,皆当从速而行!”

  未央宫,宣室殿。

  面色严肃地做下这样一声吩咐,待丞相王陵、御史大夫陈平、内史张苍、少府阳城延齐齐躬身领命,刘盈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后,话题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今日这场小会的核心议题。

  ——封赏。

  说到这里,刘盈面上严肃之色,也逐渐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