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1章 提案总算有结果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领导说道:“招商引资可能耗费几年,按照吕冬委员的这份提案来看,青照河已经到了不能不治理解决的阶段!”

  这点很多人都能看出来,但治理百公里的青照河,资金从哪里来?县财政根本无力承担,上级会是什么看法?听说每年都有报告打上去,但到市里的报告,却少有反馈回来。

  所有人都知道,县里的日子不好过,市里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将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调拨到青照河治理上,没几个人愿意,很多领导都是调过来待不了两三年就走,谁不想把资金放在容易出成绩的地方?

  单纯的治理青照河,并没有经济效益可言。

  如果不是县府的一把手,将青照河治理与旅游大项目的设想结合在一起,根本不会上这个会议来讨论。

  百年一遇的洪水都挺过去了,难道他们就这么倒霉,任期内再出一回百年一遇?

  这可是百年一遇,又不是暴雨或者暴雪,隔几年总会来上一场。

  最大的两位领导不说话,任由会议桌旁的人讨论。

  相比起维修治理青照河的河道和大堤,众人对县府大领导提出的开发县城到旧军河段的旅游资源更高兴趣。

  这一段有着包括墨泉和李清照故里等在太东都能叫得上名号的景点,却因为过于分散,一直难以发挥出集群有事,如果改建这段青照河,以河道水运将景点连接在一起,会不会有所作为?

  即便后面没有作为也不要紧,只要建成,通过报道或者上级视察,将影响力暂时扩散出去,短期内有个漂亮的数据,对于他们这批人来说足够了。

  后面留下一地鸡毛,也是接任者的事……

  听着同僚们更多在讨论旅游建设,杨烈文微微蹙起眉头。

  在一众常委里面,杨烈文排在最末尾,因为上面关于大学城规划和升格一再有传言过来,非大学城的事务,他很少去发言,甚至在大多数青照事务的表决上,都会选择弃权。

  但这次不同,青照河那年夏天的大洪水,杨烈文有过亲身体会,可能某些宣传材料上面,还能看到他亲自扛沙袋的身影。

  杨烈文也是个真想做点事的人,这时开口说道:“治理青照河的资金,确实不好解决,泉南境内有问题的河道,不止青照河一条,可能上级无法给我们太多支持,但置之不理也不妥当。”

  不少人都看向杨烈文,很多时候杨烈文更像是个吉祥物,甚至在消息比较灵通的人眼里,杨烈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泉南直管的人了。

  “我建议,对青照河适当进行维修,尤其刨开的缺口位置必须充填。”杨烈文说的不算多:“然后加强沿河村庄管理,让沿河村民认识到保护河岸大堤的重要性!”

  坐在首位上的一把手突然说道:“我去吕家村考察过,吕家村段的河堤维修做的不错,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