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插秧前的准备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费解的一件事。

  而类似的东西,过去其实很多,什么牛皮菜,什么猪汉菜,等等,味道都不错,但,都是拿来喂猪的。

  陈远也没想太多。

  红薯藤种好,这一天也差不多了。

  晚饭一如既往的朴素,一小盆孜然羊肉,一小盆红烧甲鱼,一盘清炒红薯藤,就着菰米饭吃。

  吃完,皮影戏就不看了。

  一来没有准备,二来,那些东西,看多了,说实话没什么意思。

  还不如在外面,弹琵琶,看星星。

  时间也随之来到第二天。

  这一日,长安,宫城,李二很忙。

  一方面,这段日子出现的新事物太多,每一样都干系重大,不可掉以轻心,一方面,端午快到了。

  这可不是小事。

  普通人过端午,撑死了就考虑一下去哪玩,粽子吃甜还是吃咸,可身为一国之君,他得想后宫一大家子,得想怎么犒劳群臣,还得想,民间怎么把这节日过好,过热闹。

  相比之下,长乐就轻松多了。

  昨日给母亲送过干果鲜果之后,她便奉命前往挑选人参。

  但她又不太了解这些,怎么办呢,于是,就从太医署叫了太医。

  三个。

  这挑选,自然是赶年份高的,品相好体须完整的选。

  结果,还真就没有上千年的。

  没有就没有吧,没有上千年的,九百年的也凑合。

  最多数量上弥补一下,两……

  三株!

  大不了那八百年的凑。

  反正都是进贡来的,年年有,用不完,又不能当饭吃。

  选好,再一想,来都来了,不妨再多拿点。

  还是那句话,反正进贡来的,年年有,用不完,还不能当饭吃。

  于是,虫草来两斤,鹿茸来五斤,灵芝……

  这个比较多。

  光品种上,就有赤、白、紫、黄、黑、青,共六种。

  重点,这东西煲汤泡水都行,自古以来便是道家推崇的养生仙草,多吃点也没事。

  所以,一样装一筐好了,反正筐也不是很大,一筐估摸着也就十来斤。

  再一看,还有夜交藤,乌发养生,也很不错。

  这个东西,一千年就太没意思了,起码要两千年的才够看。

  但是,真的好重啊!

  雌雄一对儿,还是干的,她居然,搬不动!

  但愿不要不识货,被认为是蠢笨没用的树根才好。

  至于剩下的,似乎就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了,便也没再费劲,只在太医的建议下,称了两斤潮州来的海马。

  看着还蛮有趣的。

  真有点小马儿的形状。

  当然,药再好,不能乱吃,这点常识她还是有的,所以,又特意让太医组了方子,书了一些服用需要注意的事项。

  便是这样一堆东西,连药材,带方子及服用须知,一觉醒来,她便命人装车,亲自带队送往骊山。

  理由也想好了,枟阳县伯陈远,进献及改良水泥之法有功,今圣御赐……

  ……

  骊山脚下。

  同样是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