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5章 再回长安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答完一系列问题,剩下就是施工了。

  这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别说盐田,光盐池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好。

  趁着这个空档,陈远又调集人力,造水车,以便届时更好的往盐池输送海水。

  而接下来的时间,公司法,物价司,乃至税改配套的商税法,商税司,也都相继出炉。

  效果还可以。

  因为这会根本就没有什么执行对象,反对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等搞定这些,满载农具兵甲的渔船也终于返回。

  还有人,一部分是长安国子监过来支援州学建设的学子,一部分是工部委派过来协助修建船厂的工匠。

  这下就更热闹了。

  带来的农具,直接通过县衙送到各自分管的村里,由村里统一管理使用。

  兵器铠甲则直接配给近期因为黎寨青壮加入而满员的琼州营,开始正式操练。

  州学也搞起来了。

  来自国子监的监生两两结伴,直接前往各村驻点,教读书识字,教基础的数学知识。

  相比之下,州学馆要复杂一些,不但有孔颖达这样的大家坐镇,同时还开了数学班,教一些相对高深的数学知识,并进行财会税务方面的培训。

  也因此,毫不客气的说,才仅有几栋木房子的琼州书院,是大唐第一所财经专业类院校。

  最后就是船厂了。

  这是战略级的规划,其重要性远非单一的项目可比。

  所以陈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不但亲自跟着选址,把其它州府支援过来的人直接划拨了一千人过来,还把挖掘机也开过来了,又专门搞了几部油锯。

  除此以外,战船图纸,绞盘加滑轮组做的龙门吊,等等,没少给,也没少费心思。

  便在这样的日子里,回长安的日子又到了。

  这让房玄龄等人十分安心,因为并没有记仇不让他们上飞机。

  而骊山这边,李二已经算着日子带着长孙皇后提前过来等候了。

  直升机降落,停稳,他第一时间便携长孙皇后迎了上来,随后李承乾三兄弟上前见礼。

  完事也没急着回别墅,而是在村里四下走动起来。

  看起来也不错。

  油菜花谢了,紫云英开了,相比上次回来,天气暖和了许多,这个时候菜园子里已经有不少鲜嫩的蔬菜,而地里红薯,土豆,玉米,棉花,皆已出落得绿意盎然。

  在此之外,水稻田已经在翻耕整理了,只等时节一到开种,鱼塘里低配版的增氧机被凌空引来的水驱动徐徐转动着,水面上有鱼儿在吃投喂的草料,好不悠闲。

  算算时间,似乎整一年。

  但一年前这里荒无人烟,什么都没有。

  李二亦颇为感叹:“犹记得当日偶遇贤弟,共同在这灞水之畔喝酒钓鱼,仿佛便在昨日,记忆犹新,不曾想这时光如此之快,匆匆已是一年。”

  陈远乐道:“是啊,当时这里可是什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