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6章 到家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排队的意思是?”

  “是啊,怎么还有人在排队呢?”

  两口子继续发问。

  陈远笑道:“是商场,全国各地的大型商场,这些商场都想着我们去开分店,拉拢人气。”

  “那去不去?”

  “去啊,连租金都不用,不去白不去。”陈远笑着说道。

  “不用租金?”陈昌明嗤笑:“你是在做梦吧,商场会不要租金?”

  陈远耸耸肩:“还真就不要,这都是有潜规则的,大品牌一般都是免费进驻,用来拉人气,凸显格调档次,只有普通品牌,夫妻店,才是收割对象。”

  杨玉娟:“……”

  陈昌明:“……”

  半响,杨玉娟道:“真黑,难怪那么贵明明没什么人还一直开着。”

  陈昌明叹道:“可见创业还是不容易啊,咱们家那一片不是很多人承包养虾么,基本上都亏了,好几个连夜搬家,信都不得。”

  养虾,养殖小龙虾。

  因为前些年小龙虾火爆,需求旺盛,当时很多人来养虾。

  那个时候就别说水田了,便连旱田,都想法设法改造。

  只是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而市场行情下滑,很快便落得一地鸡毛。

  这事上一年过年陈远就听说了,当时就有不少人猜测虾老板们要跑路,果不其然,今年跑路了。

  可话又说回来,谁亏了呢?

  虾贩子亏了?

  水产商亏了?

  还是开店的亏了,卖饲料的亏了?

  好像都没有。

  都挺赚的。

  也就养的人亏,消费者似乎也不赚。

  所以这年头的创业,真的是坑,与行业无关,也难怪有句话说想谁死就劝他去创业。

  摇摇头,陈远便笑着问道:“那爸你呢,你这养殖大业,没亏吧?”

  “我是没亏,可也没怎么赚啊,鸡鸡没多少,猪猪没几头,唯一的好处,不愁销路。”

  陈昌明笑着说道,说完又道:“明年应该就好了,数量会上来。”

  陈远点头:“那就好,回来之前沈馨还跟我说准备投一个本土黑猪养殖项目,投资额度五千万,以后要建立自己的育种基地,屠宰场,生鲜品牌,喜欢的话,可以参照标准多养一些。”

  顿了顿,又道:“虾老板们不要的虾田也可以适当接一些过来,养虾,种优质稻,反正不愁销路,也要不了几个钱。”

  “我觉得也是,自产自销,稳赚不赔,到时候咱也不买饲料,就买粮食,自己加工,长慢点就长慢点。”

  显然是很有想法,说起这些,陈昌明精神抖擞。

  陈远笑道:“行啊,爸你就把姨爹他们都拉上,养猪也好,养虾也罢,你们负责好好的养,我负责卖,肯定赚钱。”

  发达了也不能忘本。

  其实陈远一直有想法,拉家里这些亲戚一把,可这样的想法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因为拉也是讲技巧的,拉不等于施舍。

  眼下倒是个不错的机会,因为只要有稳定的销路,养殖也好,种植也罢,都是赚钱的。

  尤其他所掌握的渠道,赚得会比一般的多,保守估计,一年三五十万不是什么难事。

  时间也就此悄悄流逝,等回到家,老爹便迫不及待去商量张罗了,家里,老娘开始开盲盒。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