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 最不称职的卧底_明末混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楼的书比较少,主要是西方著作,艺术c天文c地理c物理c化学c军事c农业c水利c医学c机械等等,可谓包罗万有,但数量并不多,一帮洋鬼子正把头埋在书稿中间,挥动鹅毛笔在上面刷刷刷的飞快书写,在做翻译呢!陈子龙看了一下,他的老师徐光启呕心沥血翻译出来的《几何原本》也赫然在列,而且一印就是好几百册,几乎每一本都因为经常被翻阅而出现了轻微的破损,他心里不禁激动万分。徐光启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前六本,可谓费尽了心血,像直角c锐角c钝角c平行线c三角形c对角线等等中文名词术语,都是他反复推敲之后确定下来的,“几何”一词,他拥有第一著作权。然而,这部巨著在明朝并不受欢迎,自宋朝灭亡之后,中国的科学研究就处于稳步倒退的境地,曾经极其辉煌,让全世界望尘莫及的天文c数学c化学等学科都渐渐被遗忘了,无数凝聚了古人智慧的著作被抛弃了,自己的东西尚且如此,何况是西方的!徐光启只能寄望于将来,希望“这部光辉的数学著作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必将成为天下学子必读之书。”可历史比他预感的更加悲哀,满清建国之后,中国文明继续行驶在倒退的道路上,朝着深渊呼啸而去,直到三百年后,这部著作才真正成了中国人必读之书。

  明清两代的中国科学家是极为孤独c寂寞的,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中国的悲哀。

  不过,现在徐光启似乎找到知己了。他所翻译c出版过的书在这里都能找着,而且刊刻得非常精美,也非常受欢迎,这让陈子龙发自内心的高兴。杨梦龙拿了一本《几何原本》翻开,陈子龙和方以智发现,这部著作被一分为二,上册是徐光启翻译的,下册在徐光启翻译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翻译,将文言文翻译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他感慨:“可惜了,只有六卷,还差九卷没翻译出来呢。我找人翻译,可能找到的人学识跟徐老大人相比差得太远了,唉!”叹了口气,把书递给陈子龙,然后问:“徐老大人都有些什么书稿想出版?”

  陈子龙将书稿拿出来,分成三份,将第一份递给杨梦龙:“这是家师对《几何原本》后九卷的一些翻译,由于时间不足,西洋神父的学识也不如利玛窦先生,因此家师也无法将它完完整整的翻译出来。听闻大人有意翻译后九卷,他就让在下将这些书稿带过来了。”

  杨梦龙接过来看了几页,看得他头都大了,收了下来,说:“这是无价之宝啊,多谢老大人了!”

  陈子龙将第二份推了过去:“这是家师与利玛窦c熊三拔先生合译的《泰西水利》,可惜由于利玛窦先生病逝,没能译完,他希望大人能够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