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章 周部长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力进行正面战场的作战,改为转移兵力进行敌后战场的‘治安’作战。”

  高飞嘴角露出了一丝罕见的微笑,似乎胜利已经就在眼前:

  “曰本是一个岛国,战略物资缺乏,主要依赖输入,而当时曰本的经济实力并不很强。据曰军战史记载,‘七七事变’时曰本储备的黄金,包括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全部只不过十三亿五千万曰元;而对曰来说,对战争规模起着制约作用的,实际上还是它的黄金储备量。它意味着曰本的正币储备量从最初就限定了这场战争。曰本发动了战争,却又千方百计地谋求早期解决,为了维持侵华战争,1937年从海外输入的军需物资总额达到九亿六千万曰元”。到翌年的6月,为了进行武汉会战,连学校教练用的步枪都被收回,用于装备扩建的军队。更由于兵员的不断增加,国内劳力、粮食、能源均感不足。

  武汉会战结束后,曰本军费的支出已达61亿曰元,已远远超出了曰本国家的储备量,从而使曰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也加重了中央统帅部首脑的痛苦和压力。

  因此,曰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我国民政斧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曰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曰本拖不起这场战争,但我们拖得起!”高飞的语气铿锵有力:“我们的蒋百里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在此我可以告诉在座的记者先生,也可以告诉全国正在与曰军进行浴血奋战的所有将士和百姓们。

  ‘对曰作战,不论打到什么地步,穷尽输光不要紧,最终底牌就是不要向曰本妥协,唯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曰本打垮。一言以蔽之,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他讲和!’

  中[***]队的武器和兵员素质不如曰本,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但曰本兵力虽强,它却有致命的弱势:曰本人口少,兵员不足;国土小,资源奇缺;国力弱,不利于长期作战。而中国人口众多,兵员充足;领土广大,资源丰富。基于此,曰本对中国的战争,只能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我们则应反其道而行之,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的消耗,彻底拖垮曰本!”

  高飞说完了,记者席里静悄悄的。

  接着,先是中国的十多位记者鼓起了掌,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掌声的行列之中

  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扔给了高飞,高飞回答的非常迅速并且从容。渝城市长张笃伦看了一下时间,打断了记者们的提问:

  “诸位,高将军军务繁忙,记者会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现在,再提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

  还是那个美国记者抢到了发言权: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