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2章 普利达彩电_重启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马小跑着追上来说:;真不管了,他不一定愿意回家的。

  ;话说到了,咱们就尽心了,青苗是成年人,如果他一心想留在这里等李萍回头一起回去,谁都管不了。

  张卫东不知道,李萍在办公室抽了一夜的烟。

  老马回去看着青苗时,他还在又哭又笑,终于站起来抖了抖身体,像条老狗夹着尾巴一样,走进了候车厅。

  回到公司,梳理公司的账目,五个多月的时间,公司账上趴着二百八十六万,他走的时候账上还剩九十五万,也就是说,五个月的毛利润就有一百九十万。

  看这些数据的时候,特地交给了姗姗,姗姗拿着账本吓得立刻还给弟弟。

  钱多到烧手。

  第一批三十万的贷款已经结清,因为第二次追加投资的时候,没有通过银行,银行希望他们能继续贷款,这次的额度给了二百万。

  今年的盈利速度明显高过去年很多。

  合上账本,老刘问说:;老板,这些钱怎么用?

  ;等我去过电视机厂,再做决定吧。

  姗姗走出来还不相信自己看到的,她问张卫东说:;咚咚,有这么多钱,要不就收手别干了吧。

  张卫东说:;那不行,我还要给姐姐妹妹们挣嫁妆呢。

  姗姗立刻羞得不行说:;跟你说正经的,你胡说什么呢?

  可怜的她被钱吓到了,觉得只有回到北洼村才是安全的。

  彩电厂占地五十亩,因为有汪启南的关系,地没花钱,投资二百多万的厂子,在当时是大厂子了,当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

  来到厂子门口,就被门前的货车震惊到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各地来拉彩电的。

  彩电厂投产一个半月,开始预计年产三十万台的规模,现在每月能出产一万五千台,机型分别是14寸、18寸、也已经少量投产22寸的,但是种种限制,这种机型的产能很低,不对外销售。

  品牌虽然是国内生产,但为了品牌的定位,取了个洋名字:;普利达。

  在很久的未来,甚至2021年,洋品牌深入人心。

  14寸普利达彩电,售价1050,对不起,这还属于调控物资,还需要工业券,没有票的话,价钱至少要翻三倍,厂里没有销售权,八十年代走私猖獗,彩电就是最受欢迎的电子产品。

  三倍或者五倍的利润,足以让人铤而走险,2021年,还有很多人在议论某位家电大佬就是当时走私彩电起家的。

  18寸普利达彩电,售价1550元。

  工厂还是以14寸为主打产品,一旦面世,全国各地的供销部门都来抢夺货源。

  对比当时特区的工资,技术工人70元左右,就可以知道,这东西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的。

  普利达彩电厂也算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艰难地走了出来,但是一旦开工,就产生了惊人的效益,生产饱和的话,每月大约有一千六百万的产值。

  1980年的一千六百万,那是什么概念?

  电子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句话一点不错,现在整个彩电厂有员工三千五百名,带动了当地多项下游产业链的兴起。

  张卫东感慨着走进了彩电厂。

  汪启南说道:;形势一片大好啊,张老板,你要发财了。

  张卫东开心的眼睛都要眯起来了说:;汪叔叔,同喜同喜。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