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四章 内地的美女更多一些_重生之大娱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这方面的原因——毕竟,自由之地要比有主之地更方便贸易。

  不过——

  香江衰落的主要原因却不是这个。

  要说香江为什么会衰落,就要先说香江为什么会崛起。

  总结成功经验这种事情,向来是一百个人有一百零一个解释。不过,徐存认为真正靠谱的就一个原因:香江是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中转站。这个条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优,使得香江一跃成为国际级的大都市,只不过这样的好机会,之前之后都很难再找了。

  从英国最初割占香江,到朝鲜战争爆发,中间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的香江固然也有不错的经济发展,但远没有日后那么抢眼。这是因为,那时的香江并没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什么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年的中国对西方市场几乎完全开放,外国人员、资金、货物,都可以畅行无阻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那么自然没有必要绕行英国控制的香江,多费一重周折——香江在当时的地位更侧重于军港,而非商贸中心。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年轻的新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被切断。不过,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不便,因为中国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人可以为中国提供经济建设亟需的资金和技术。既然中国并不十分期待来自西方的经济资源,那么作为西方窗口的香江也就只有打酱油的份了。

  转机起于中苏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渠道越来越狭小。而中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则一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而然的转向西方,寻求资源的替代来源——这种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七十年代着名的“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全套工业生产设备,满足经济建设需求。这是自一百五十六个苏联援助项目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工业技术和设备。以四三方案为代表,中国和西方经济体系开始重建联系。这种联系由小到大,最终演变成全国性的对外开放。

  顺便说一句,当年直接主持“四三方案”的中央负责人,就是邓公他老人家。

  然而——

  尽管中国已经定下了对西方开放的基本政策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开放面临重重问题。中国的办事规则和西方的贸易规则互不熟悉,缺少熟悉两边状况的中间人,还有中国在政策上、法律上对直接来自西方的人员、物资、资金也有种种限制。

  种种麻烦导致中国对西方经济资源的需求始终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这正好构成了香江崛起的条件——香江人熟悉大陆,即使在中国和西方关系最为冷淡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内地和香江间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人员、贸易往来。香江人也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