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康熙审小宝3_鹿鼎风流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喂鱼,在内陆地区,元军定期的在各个路口设卡,盘查百姓,发现所谓‘赵,张,王,李’四大姓汉人就拖到一边杀死。这样的残暴统治,岂能长治?历史前车之鉴,皇上是个圣明的君主,不会不懂得其中的道理,如果皇上真能做到满汉平等,那就真是铁桶江山,区区的天地会到哪里去反?没有了火药的火枪,比烧火棍都不如,小宝说了这么多,皇上能明白我的苦心么?”

  真是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口水都干了,康熙也忒小气,不知道给咱弄瓶可乐来。

  康熙目光炯炯,直视高桂,这个从前不学无术,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的家伙,居然能说出这样一番透彻的话出来,又想起先前他提出的国债之策,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跟天地会扯上关系那就更好了。不过,他说的话也未尝没有道理。

  深思之下,康熙问道:“你说要重视各方面的人才……”

  “对!各方面,宋朝是从古到今最富有的朝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抑或是科技创新和人口,都是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宋朝的君主调整历朝历代法律中重刑法,轻民法的传统,所以宋朝的富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因为经济法令的统一和健全,使得宋朝不单是国富民强,相应的,科技业也是突飞猛进的提高,皇上励精图治,我就不信皇上不想建立一个太平盛世,受后世后代永远传颂。如果皇上总是在满汉民族之事和天地会上面纠缠不休,如何当一个流芳百世的明君?皇上,请千万勿要本末倒置啊!”

  高桂的话说出来,康熙真的是开始重视了,起先他提出的国债,康熙一直都认为只不过是他脑子灵活,一时的灵光一现而已,此时听他谈论治国方略竟然头头是道,不由得心惊,这样的人才,自己居然此时方知!这算不算是自己昏庸?

  “小宝,你跪着累不累?起来说话。”

  康熙被桂哥给弄得震住了,居然忘了自己之前还想砍桂哥的“狗头”的。

  见唬住了小康子,桂哥不由得有些小得意,但他脸上却是不敢表露出来。

  “满汉平等,这件事,小宝你怎么看?朕觉得,真如你所言,大清或许真的会强大,但很多事就触及到了我们满人的利益,只怕还没等大清真正强大起来,自己就散了。还是那句话,说易行难。”

  高桂哪里知道那么多,他也不过就是照着书本上学来的照搬而已,真要细说,从何说起啊!沉吟了一下,高桂道:“诚如皇上所说,此事不宜用猛药,一个不好,就会造成动乱,我觉得皇上还是应该先从教育方面入手,只有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风气,重视工商,重视科技,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之根本,至于满汉平等,其实我是想,皇帝不差饿兵,想要让汉人为大清尽心尽力,那么给汉人地位和应有的尊重,汉人也一定会拥戴大清,拥戴皇上,这些,我相信皇上会做得很好的。”

  这些道理,康熙博学古今,又怎会不懂?只是从没有高桂说得这么清晰透彻罢了,宋朝每年财政收入最高的时候达到了一亿六千万贯(一贯钱大略等于一两银子)就算是半壁江山的南宋时期,也有一亿贯的财政收入,而康熙此时的年财政收入还达不到两千万贯。藏富于民的重要性如何,作为一个像康熙这样的皇帝,当然最为清楚。康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个开明的皇帝,他自然更愿意自己的江山富裕和稳固。

  是以,康熙暂时忘记了自己到这里来的目的,反而是和咱们的小桂子谈论起国事来了,起先是康熙站着,桂哥跪着,后来是康熙和桂哥都站着,他们一直交谈到快傍晚时,君臣俩都坐着,相谈甚欢,那个叫作包天赐的太监却是在中间偷偷的看到了这副情形,冷汗流得哗哗的,怎也想不通,一开始还要砍脑袋的,现在却变成了这样!

  (ps高桂之言,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