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被戳穿的小心思_隋末我称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侵占了所有空间之后,又在玄武石上凝结厚厚一层才作罢。

  杨侗不会修路,他也感觉出了这么做很浪费材料,可奔着化学实验中所有结果必须经过多次试验才能得出标准答案的特殊性,却并没有阻止手下人这么瞎猫碰死耗子的浪费,他也想看看如果煤焦油过多会对路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条漆黑而平整的路面在眼前逐渐成型时,高士廉彻底愣在了眼前,原来‘路’并不一定要如同秦始皇修驰道那么浪费、也不需要杨广征集百万民夫再修驰道般夸张,若是眼前这个小皇帝这种方法可以大量推广,光靠玄武石、煤两样东西就能让城与城之间铺满这种路,那天下之大又何处不可去呢?

  “高先生,你觉着朕将这种路面铺遍全洛阳可好?”

  “不可!”

  惊讶中的高士廉瞬间阻止道:“万万不可,陛下。”

  杨侗看着高士廉,没听懂这是什么意思的问道:“这造福于民的事,不好么?”

  “臣并没有这么说,臣说的是,陛下现在这么做,并不好。”

  “为何?”

  高士廉侃侃而谈:“文帝为何被百姓推崇、认可,陛下可知道?”

  隋文帝的功绩怕是每一个读过历史的人都清楚,光是平定突厥边患一项,就已经让后世顶礼膜拜,更何况他的丰功伟业不仅如此。但,杨侗什么都没说,而是看着高士廉:“愿闻其详。”

  “文帝乃北周宰相,先立下了赫赫军功而后扬名天下,这样的人别说平定突厥、创办科举,哪怕日日躲在深宫中偶尔做一点小事也会被人津津乐道。因为百姓知道他是谁,眼睛里有他。”

  高士廉又问:“陛下,这几日我住在城北客栈,也曾听闻罗士信将军与您平郑公府一事,这等为正国法剪除奸逆之事,可知百姓又是怎么传的么?”

  他没等杨侗询问,继续道:“每当提及此事,百姓们会极为兴奋的聊起每个战斗细节,偏一旦有人问起事件起因,就会在哀叹一声后,说出一句‘王公贵族间的生死相搏哪有道理,无非是权力之争,最后苦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陛下听明白了么?您想做的事,老百姓不明白,甚至连清理渗井这种本来就是为了造福百姓的事,在他们嘴里也传成了宫内也出现了污水,这才惹来陛下的愤怒。”

  “如今陛下又有了这……沥青,可老百姓眼中却没有陛下,莫非陛下要等到把一件件好事都做出了效果,在默默无闻中慢慢感化这些愚民么?正如百姓们看见一位好官那样形容道‘可惜了这位大人了,当今朝堂却不是个为民请命的天下,有条好腿都不如有张好嘴’。”

  宣传。

  高士廉说的就是宣传,他在告诉杨侗政治家是如何通过宣传获取民心的,但那一句‘有条好腿不如有张好嘴’确实让杨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