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解决方案_数据侠客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量从最薄弱处开始填充,先补充好岌岌可危的部分,再将剩下的能量,按照从低向高次序,有多少算多少依次填充进去。

  如果仅仅是逆转系统,将能量毫无意义的散溢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土地上,那么除非是时间倒流,所有浪费的能量尽数倒转回来,否则遍地开花的结果,就好像行船上的窟窿明明还在,船上面的人,却用弥足珍贵的材料,在船上盖起了无用的房间一样。

  必然倾覆的命运,一丝一毫都不会改观。

  而除了整体策略方面的困难,在一些细节之处,也存在不少难题,比如说,能量散溢的问题……

  根据卡达尔和伦特两位教授的描述,当初那史阿人修建起遗迹的时候,应该是从来没有考虑过,深达地面近百米的遗迹地基,竟然也会有完全被沙化的时候。

  在那史阿人原本的设计里,近地基处的根须,能量吸纳的效果是很差的,因为不管怎样,那般高耸的尖塔,没有一个坚实的地基,是根本无法立足的。

  可是虽然侵蚀的效果很差,架不住地下的根须是那么的多呀,架不住几十万年的时间是那么的长啊……

  幸亏幸亏,在地基周围的地面完全被沙化之前,那些根须已经成长到了一定程度,足以支撑起这些高塔的重量,所以这片遗迹,才能够几十万年的流传下来。

  可是,既然这种吸纳效果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那么当能量逆转,在遗迹下方的土地,根须周围的沙砾重新硬化的可能性,估计同样也不可避免。

  虽然说这种效果是缓慢的,经年累月的,可是当遗迹下方密密麻麻已经全是根须,所谓沙砾只占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之后,它们硬化的速度,恐怕就不好估计了。

  沙砾硬化本身倒不是什么麻烦,相比整个撒哈拉,这点点能量浪费还不算什么,麻烦的是,沙砾硬化之后,流沙蚯便再没办法通过,遗迹内部那些尚未来得及汲出的沙砾估计也会随之硬化,更换管道的操作就无法完成了……

  所以对独孤鸿来说,探险队一群壮劳力的加入,简直是及时雨啊!

  那第一个难题,有了伊鲁恩可以把小概率时间变成既定现实的能力,无疑会增加许多把握。

  至于第二个难题,最简便而且快捷的一种解决办法,无疑便是给每个塔里都配备一名管道工,到时候统一信号,同时同步完成所有管道的更换,最快速度上浮便是。

  原本独孤鸿一队人数那自然是不够的,现在加上探险队一行,似乎就有点靠谱了。

  总之,大体商定了这个方案,当下由独孤鸿、伊鲁恩、伦特教授、卡达尔负责系统调制,最快速度拿出整体规划方案,而剩下所有人,便不得不去从事一项看起来玩闹,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捉蚯蚓!

  倒不用跑出撒哈拉沙漠去找,碎石荒野里生物的存在性虽然让人怀疑,死去就会消失,单单接受母巢调制倒是没什么问题的,拉姆拉姆的流沙蚯便是这么来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