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8章 436【海鱼和海带】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鲜腌鱼”,比真正的鲜鱼便宜,却又远比风干的咸鱼更贵。

  ……

  “鲜腌海鱼”来到南京,已是用内河商船装运。

  “海鱼来咯!”

  “皇帝都吃的鲜腌海鱼,物美价廉,鲜香可口!”

  在码头上喊一嗓子,便有许多商贩来买。

  不零售,只批发!

  从舟山到南京,这些鱼获已经转船三次,零售鱼贩子还要赚一次钱。

  但卖到百姓手中,依旧价格很低,而且自带食盐。不讲究或者拮据的家庭,舍不得把盐洗干净,就那样直接进行烹饪,还可以把放盐的钱也省下。

  在粮价大涨的时期,用新腌海鱼做菜,就着杂粮或糙米粥吃下,算是底层百姓难得的美味。

  如果更穷,那就买干咸鱼。

  更咸,更便宜!

  宫中。

  已经六岁半的铳儿,看着桌上的菜肴,顿时苦着脸说:“又是红烧大黄鱼,我都已经快吃吐了。”

  赵瀚说道:“这两个月有渔汛,大黄鱼容易捕捞,价钱也便宜。”

  “可爹爹是皇帝啊,我们家里有银子,能买更好吃的。”铳儿撅着嘴。

  赵瀚放下筷子,让长子也将筷子放下:“父皇确实有钱,可以吃别的山珍海味。但如果父皇经常吃鲜腌海鱼,官民必定纷纷效仿,这些腌过的海鱼才有更多人吃。听懂了吗?”

  “听懂了。”铳儿敷衍着拿起筷子。

  赵瀚笑问:“听懂什么了?”

  铳儿回答:“做皇帝要多吃海鱼。”

  “哈哈哈哈!”

  桌上众人被逗得大笑。

  赵瀚也不禁莞尔,说道:“今天父皇教你一个成语,叫做上行下效。什么叫上行下效?皇帝在上,官民在下。皇帝想让官民吃海鱼,就该自己先吃海鱼。皇帝要让官民做什么,自己也该以身作则。懂了吗?”

  铳儿点头:“懂了。”

  “真的懂了?”赵瀚再问。

  铳儿说道:“真懂了。让别人做什么,自己就先做什么。”

  如今赵瀚已有三子两女,费如兰陆续诞下两子一女,盘七妹直接生了一对龙凤胎,费如梅和柳如是也已经怀孕。

  长子铳儿,大名赵匡桓。长女赵福荣。

  龙凤胎即将年满三岁,分别叫赵匡栐、赵含锦。

  三子赵匡标。

  不搞什么化学元素表,只要不全名一模一样,在赵瀚这里就不存在避讳。

  教育完儿子,赵瀚扫到其中一盘菜,顿时惊讶道:“咦,哪来的海带?”

  盘七妹回答说:“海军从山东回来,顺便带回一些海带,专程托人送到南京进贡。给了钱的,算是采买。”

  盘七妹喜欢做东西吃,经常跑去御厨房亲自动手。

  反正还没搬进皇宫,随便她怎么搞,柳如是怀孕前也还在翰林院工作。

  赵瀚吃了一口海带,是那熟悉味道,他决定让农学馆尝试人工种植。

  唐宋时期,古人就吃昆布,这是一种海藻类食物,与海带同为海带科,但归为不同的属类。

  大概可以理解为,昆布是海带的堂兄弟。

  如今的海带,生长在朝鲜和日本。但是,山东近海的礁石上也有,《本草纲目》专门列出了产地,还介绍了海带与昆布的区别。

  铳儿吃腻了大黄鱼,见到有新的菜品,连连夹起海带吃得津津有味。

  若是铳儿做了皇帝,海带必定风靡。

  上行下效嘛。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