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07章_方晟赵尧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煜”这么简单,恐怕某种程度含有方晟的意志。

  至于徐尚立这个风暴眼中心因祸得福,刚刚摆脱双规厄运旋即意料之中地得以升迁,可以说他成就了于煜,于煜也成就了他。

  不过在他临升迁前调开于煜,也暗示了一点,徐尚立仕途大概止步于此,不太可能再有进步。

  因此于煜必须离开,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想必徐尚立狂喜之后也会想通这一点。

  而各方势力都想不通的却是何超,甚至他自己都想不通。

  既然岳峙此时不作调整——考虑整体工作的衔接性和全局稳定性京都不可能同时调整申委书计和省长,索性也不动何超好了!何必为徐尚立提拔进常委班子,把何超搬到副书计岗位?

  通榆申委副书计主管哪些领域呢?一是兼任申委党校校长;二是协助申委书计抓党建;三是主管体制改革、省总工会、省团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等等。

  尽管党内排名高于常务副省长,可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论权力和影响力远远不如。卡位申委副书计的唯一好处是能够提拔申委书计,但何超没有担任省长的经历显然不可能。

  从申委副书计提拔省长也是有的,那还不如常务副省长更言正名顺。

  但要说把何超挂起来了也未必,毕竟他又打破通榆官场常规以副书计身份兼桦南市委书计,也算重量级的兼职,以前申委副书计都是专职。

  奇奇怪怪到最后,说明什么问题?

  徐尚立事件、于煜协助调查事件因何超的推波助澜突然升温成为焦点,客观上暴露通榆申委内部矛盾并快刀斩乱麻解决了问题,且方晟看穿何超在全过程中的精心策划与谋略,颇为赞赏。

  然则朱正阳却不认同何超的做法,“摇了摇头”代表轻微否定,因为何超设计的前提是将于煜置于险境。

  于煜也不认同,觉得何超有失兵家之堂堂正正,不大气不正道。

  朱正阳和于煜无疑都属于厚道仁义性格,讲究的是“义”与“道”,而不喜何超之“诡”。

  还有何超之前挺于煜而冷淡白钰,也犯了“不站队”的大忌,所有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他在最后关头功败垂成。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