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四五章 战争与和平(一)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汉炎兴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汉中军团带着大量的守城物资进入阳安关。钟会军在即将攻克阳安关的前一刻,倒在了终点线前。

  二十七日,卫灌、胡烈率领剑阁大营的败兵抵达阳安关,与钟会等人汇合。

  二十八日,在收编了曹魏剑阁大营里的两万雍州军和四万民夫后。刘谌、姜维、霍弋、马杰等率领四万余人的主力部队抵近阳安关。

  二十九日,全军彻底断粮的钟会派出使者,向刘谌投降。

  炎兴二年(264年)一月初三,姜维、马杰率军出现在兴势,据守在箕谷南端出口的荀恺等人,见到姜维的旗号,知道大势已去。迅速的全军退回长安。

  至此,从炎兴元年(263年)八月开始的这场魏伐蜀之战,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惨烈厮杀后,暂时告一段落。

  “臣北地王谌、大将军维、左将军彝、安南将军弋…….权中郎将杰等顿首陛下。炎兴元年八月,魏逆犯我边境。战事初起,强掳得逞一时。阴平、武都先后失陷。又有蒋舒、马邈等厚颜无耻之徒临阵降敌,致使王师锋锐稍挫……然我大汉,上有列祖列宗庇佑,下有军民万众一心。但有昂然奋发,贼寇瞬时灰飞烟灭。一战灭敌于新都,贼酋邓艾授首。二战于阳安、三战于白水、四战于剑阁……今魏逆入寇大汉之酋首钟会,箭近粮绝,于二十九日全军请降……二年一月初三,魏逆余部退出我汉中全境。臣等不日将发兵阴平、武都,收复失地,驱杀余孽。其捷报通传之日,当在不远矣!”

  “自炎兴以来,虽偶有叛汉附逆之无耻奸人。然臣民百姓,大多心怀忠义之心。牙门将广、阳安督佥、梓潼守子明、卫将军瞻、右大将军宇、羽林督球、尚书郎崇、卫将军子尚……并大汉将士二万六千余人,皆尽忠为国,没于王事……大汉国祚由危转安,皆赖此等英烈舍生忘死,奋勇报国!诸灵苍天之上,必将永世庇佑大汉。宜将建祠配祀,使其永垂不朽!”

  ……

  时间进入了西元264年的1月,在历史的本位面,这个时候蜀汉亡国已经有两个月之久,但现在蜀汉还活得好好的。穿越者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这个时候,彻底改变了历史!

  当然,关彝此时已不再是一只小蝴蝶了,他改变了蜀汉的历史,同时,也间接的改变了曹魏和司马家的历史。

  从十二月二十一日接到杜预的报告起,司马昭心里就很清楚,除非出现奇迹,钟会那支十万人的大军是没得救了。而奇迹这个东西,像司马昭这种现实到了极点的政治生物,一般是不会怎么期待的。

  所以,司马昭的应对,完全是按照本方全军覆没的情况来做计划的。

  十二月二十二日,廷尉荀勖(东汉司空荀爽的曾孙,其母亲是钟会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