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东渡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个问题问得很没有道理。历史上的征伐,出兵多少的问题上,从来都有“号称”这个东西。比如这次关彝主持的东征,就号称百万大军。这种东西也就吓吓小孩子,谁都不会当真。

  而真正的兵力,除了各个军团的司令官一级清楚外,别说小兵了,就是下面的大将都不完全了解。你让人家贾充的人怎么办?一个个的去数啊?

  “陛下,蜀贼兵力到底多少确实无法查证,但我方进奏曹人员也有一个大概的数字:潼关方向,一开始是大约五万到七万的样子,现在只有三万到四万的规模了。并州方向,其兵营覆盖面积过大,无法全面查证,只能按营区规模来估算,大约是十万以上的样子。五原郡我方的人员潜伏进去的极少,还未有总体的报告。只是说这支军队马匹数量极多,而且有少量高头大马。从长安到五原郡的粮车、民夫一直络绎不绝。而且雍凉的不少异族也出动本部族的牛马帮助蜀贼进行运输。观其粮食运输规模,其军队应该不少于十万。”

  这个数字很粗糙,而且明显不对。但这已经是晋国进奏曹拼了老命送回来的情报了。

  “陛下,臣虽然不知兵,但也知道五原郡那边绝对不是蜀贼的主力所在。因此,那里有十万人臣是万万不信的。”听完贾充的介绍,杨骏一下子又跳了出来:“减少潼关城下人马和做出五原郡、并州路线兵力很多的假象,都是蜀贼的疑兵之计,蜀贼的主力肯定就潜藏在长安与潼关之间!只要潼关那边有所变动,蜀贼隐藏的主力立刻便能倾巢而出,如此,则我大晋危矣!”

  台阶下的两派大臣在那里争执,台上的司马炎却也是心乱如麻。

  这一场大战,不是赌国运,而是赌生死。作为君主,其承受的压力必然是最大的。在季汉整整两月没有实际动作的情况下,司马炎感受到的不是轻松,而是焦灼。

  人呢,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在巨大的压力下总是情绪不稳定。尤其是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那更是容易疑神疑鬼。能够克服这种情绪的,无一不是名垂青史的枭雄——那就不是一般人!

  可惜,司马炎作为皇帝,还真的是个普通人。

  “尚书令,现在孝兴那边的情况如何啊?”

  一听到司马炎开口动问潼关的消息,裴秀心里就发苦:“陛下,孝兴的奏报按您的要求,现在已经从每日一次改为了每日两次。这,最新的报告一个时辰前才送达。您不是已经看了么?蜀贼还是在继续用投石机攻城,并无新意。”

  “不然,朕分明在孝兴的报告上看到了潼关第一道城墙有少许地方墙体已经开裂。”

  “可是陛下,孝兴也说了,没有大碍,他已经命人迅速的进行了修补。”

  “……尚书令啊,朕觉得,临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