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科举内容大同小异,是穿越者对现实的妥协。

  第二门开始,就完全是穿越者风格的考试内容了,关彝甚至懒到连考试名称都不改,直接套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作为一个经历过现代社会公务员考试热潮的穿越者,关彝虽然没有亲身下场考过公务员,但是公务员的考题还是见过许多的。在他看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组成是非常有意义的。

  语言文字部分,考的是语感。作为一名公务员,入职之后不可避免的会陷入文山会海之中,公文往来更是日常工作。你要是连语感都没有,如何应付日常工作?

  数学部分,考验的是一个人搜集、整理、判断、推论的能力。毕竟公务员本身不太会去做基础数据的计算工作,更多的是把下面各家农户、商户提供的数字进行汇总、整理,得出结果。没有一定的数字整理能力,如何应付日常工作?

  社会常识部分那就更是必须要考的了。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基本历史、基本政策都不知道,如何做一个社会的管理者?

  所以,关彝觉得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个考试模块很好,就直接拿来套用了。当然,今年这是第一届考试,大家都还不清楚具体怎么个考法,手里肯定没有什么模拟题库来训练。因此,考试的难度并不会太大,比如数学部分,也就是考一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什么的而已——连九九乘法表都背不出来的人,那就不要多想了——让你们进入公务员队列那就是灾难。

  当然哪,以关彝懒散无耻的性格,既然有了行测,那么第三门就必然是申论了。

  大汉第一次科举的申论,有三大段材料。第一段材料先列举了从三代到魏晋的人才选拨办法。第二段材料列举了各个时代典型的贵族人才和平民人才以及他们产生的作用。第三段材料则是详细介绍了本次科举的规则。

  材料列举完毕后开始提问。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应考者评价历代人才选拨制度的异同和意义。第二个问题是要求应考者思考如何选拨人才,选拨人才后如何使用人才,保护人才。第三个问题是要应考者回答实行科举后,对人才选拨的意义何在。

  三门考试,后两门的考题是关彝圈定范围,前一门则是皇帝自己出题。每门考试时间五个时辰,连考三天。

  不过这三门考试的试题这会儿还躺在刘谌的书房内。它们会等到考试的当天,才由诸葛京亲自护送到考场。

  “所以,本官想的是,在这三门考试结束后。让考生们不要急着走。待得成绩出来后,前三门考试通过的,再加试一门,体能测试。”

  “大司马,你……真的很……”

  “哈哈哈,是不是想说本官真的很无耻?你别说,这次这些少年进入考场,逼得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