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32 宝军第一次主动与建奴在开阔地战斗】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带着千把人的精锐来打。

  因为这样指挥调度的难度低,而且也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而同时,作为明军主要兵源地的各地卫所,也渐渐出现“阶级固化”。广西

  各军镇的总兵基本上就是九边那几个军镇的将门家族来回换防,这导致将领对于自己家族的旧部渐渐产生一种依赖关系。

  毕竟打仗这事熟人用着更放心。

  反映在现实中就是,指挥层面,明军开始出现“将门”现象,父子承袭、兄弟相援;作战层面,家丁作为绝对主力,地位越来越重要。

  而这两个使得明军更加趋于内敛和小众化,将门拢共就那些,家丁也不可能成千上万。

  大抵从嘉靖中期时期开始,这种事就越来越普遍了,到了五十多年后万历时期,我们发现明朝似乎突然出现了一波“名将”潮,还是家族性质的。

  所谓西麻东李也开始在这个时候名声大噪,而榆林尤家、榆林王家、延安杜家、大同王家、宣府马家、西宁柴家也逐步兴起,并在万历末期开始到南明,互相交织出一张军界的脉络网,几乎垄断了明朝的军事将领。

  这很难说是一个好事,家族之间子承父业,兄弟之间互为倚援,甚至家丁都是父子世袭的,打来打去,就是一群人系统内部的自嗨。

  花花轿子人人抬,你西宁柴家的人来我榆林当副总兵了,我们好说好商量,因为我榆林尤家也有个侄子在西宁当参将,大家都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商业吹捧一下好早日谋个左都督才是正事。

  至于潜下心来研究研究如何“将十万兵横行朔漠”,第一用不着,第二没地方用,第三别人也不会让用。

  循环往复下,小规模明军能打,大规模明军就是渣的诡异事情,应运而生。

  面对着组织度高处好几个档次的新兴军事集团八旗的时候,明军将领才感受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

  所以韦宝对于打下了义州之后,如何管理分化明军,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明军将领全部细化,不管你是什么职务,总兵,副将,参将,全都统一管理一千人,每个人管理一千人。

  大明辽东边军何止三十个将领,这样就比较好指挥了,也不用谁背后搞谁,比如一万人守卫义州,就是十个将领带着十个一千人的军队统一协防。

  守好了,大家都有地盘有粮饷,没守好,大家都受罚。

  虽然对于高等级将领有点不公平,但没有办法。

  其实这个问题,韦宝也不想多想,毕竟不想直接插手明廷事务,不想直接插手蓟辽边军,韦宝知道自己想的再好,在至上而下的腐败面前都是徒劳的。

  在范文程还没有回到建奴大营的时候,韦宝下令将要接班的新一期总裁卫队,现在还是教导队的五百士官组成的教导队,对建奴大营发起攻击。

  大明天启六年腊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