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4 韦总裁没有想到建奴如此不堪一击】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多发炮弹,不停发射,四门炮一分钟最多发射十二发,可以维持持续火炮二十多分钟。

  宝军战士一人随身携带的子弹二百发,韦总裁既然敢让一军出击,子弹肯定管够。

  掷弹筒弹药管够,手榴弹管够。

  五百人加炮兵营,就是人头收割机。

  “啊啊啊!”八旗兵呐喊着冲锋。

  砰砰砰!砰砰砰!

  宝军战士在五十米处密集射击。

  百人一发,发射完蹲下。

  第二排发射,第三排发射,第四排发射,第五排扔手榴弹,打掷弹筒。

  最后一排一般都是负责这些高级一点武器的。

  建奴一个一个从马背上摔下去,这冰天雪地的,又是数万大军冲锋,摔下去就是死。

  这时候八个营的方队已经开始往城外开拔,源源不断的急行军,往教导队身边跑。

  虽然是急行军,但队形保持的很好。

  加上总共才一里地的距离,转眼即到。

  很快建奴就死伤成了一座山坡,这尸体堆积成的山坡很长,足有三四百米长。

  不光是人的尸体,还有中弹倒地的战马。

  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不信邪的建奴不断冲锋。

  也不是完全冲不破宝军的火力网,平均每分钟至少能冲过来一个人。

  只是冲过来也没用,过来一样被子弹打成筛子。

  宝军将士们做好了近身拼刺刀的准备,可惜没有这个机会,刺刀没机会染血。

  18世纪,俄军对于克里米亚汗国的战争,往往能够在极低伤亡的情况下,对其游牧骑兵进行极大的杀伤。

  如果互相对射不占优势,那么拥有更多冷兵器兵种配置的前近代战争时期军队,能否在近战中打赢线列时代军队呢。

  事实证明不行。

  许多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在近战中混战的场景,其实即使是在线列时代,也基本是不会出现的。

  除非像是一些猎兵之类兵种,否则步兵在前进中,也基本会保持一直的速度前进,而不会混乱的进行冲锋。

  这一点,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也是非常重要。

  只有在战争中一直保持牢固的阵型,才能避免己方阵型在前进时散乱,而让敌方有可趁之机。

  线列时代的步兵刺刀冲锋时,也会保持一致的队列。

  刺刀的出现,可以说是欧洲线列时代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武器,因为正是这种武器,在欧洲逐渐取代了历史悠久的长矛,让火枪手们,再也不需要额外的冷兵器保护。

  虽然相对于长矛,刺刀的长度并不占优势,并且和许多冷兵器的一对一对战,以及面对骑兵时,刺刀都也并不占优势。

  但是刺刀本身却有一个冷兵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它们的易操作性。

  同时,在集群冲锋和刺刀拼杀时,刺刀加上枪支本身长度较短,易于控制,因此对比冷兵器,可以有效的降低士兵们的负担,从而不会影响阵型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