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69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库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起到蓄洪作用,水库可以通过改变闸门开启度来调节下泄流量的大小。

  由于有闸门控制,所以这类水库防洪限制水位可以高出溢洪道堰顶,并在泄洪过程中随时调节闸门开启度来控制下泄流量,具有滞洪和蓄洪双重作用。

  迁安市建昌营西街的“仁义胡同”,由“仁义”而来。

  这条人称“仁义胡同”的小巷,位于建昌营大西门里路南。

  此胡同长约50米,宽约米,由两道长短不一的条石铺成,避免了雨雪天过道的泥泞。

  由于胡同狭窄,平时可容一人挑担通行,若两人相对仅可侧身擦肩而过。

  建昌营是扼守冷口关的战略重镇。

  明时为蒙古兀良哈三卫进京入贡的通道,也是交通和军事上的要地。

  由于此处为南北交通要冲,建昌营在韦宝实际上执掌蓟辽之后,作为商贸重镇日渐繁荣。

  建昌营是冀东地区通往关外除山海关之外的另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商贸活动的鼎盛期自清中叶至抗战伊始,为周边重要的农副产品贸易集市。

  自古有“填不满的开平城,拉不败的建昌营”之说。

  建昌营原来的西大街与南面的鸡市街本不相通,有了这条仁义胡同之后,两街才相通了。

  这条胡同虽窄,却有着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明朝时,建昌营有两户人家相邻,东家姓任,西家姓梁。

  梁家欲盖东厢房挤占土地为基,任家不容。

  两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任家给其在外做官的家人寄信做主讨说法。

  不久,此官复信,上书四句诗:千里捎信只为墙,让他二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此信,认为确实在理,同为邻里,远亲不如近邻,便主动让出二尺。

  梁家闻之,自觉惭愧,也让出墙基地二尺。

  两家由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演变成了互相谦让。

  后来两家达成协议,形成了这条四尺宽的通道,方便了往来行人。

  此义举,深得街坊邻里夸赞,周边的居民,得此教益,多少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让。

  从此,“仁义胡同”的义事,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朱由校对这一代算是熟悉,因为朱由校曾经到迁安来视察过一次,不过,还是在朱由校刚刚当皇帝的时候的事情,离着这个时候,已经隔了五六年了。

  建昌营的守将是曹文诏。

  曹文诏本来只有五百人的兵马。

  但曹文诏因为受到韦爵爷的赏识,给他增加到了一千人的兵马。

  要知道,蓟州总共只有两万守军,辽东总共只有三万边军。

  这么一点的兵力中,曹文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能有一千兵马,全仰赖韦爵爷的器重。

  曹文诏虽然是明末著名的将领,一直以来他都以“敢战”而闻名,甚至被称为“明末第一良将”。

  然而在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