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8 橡皮擦密封圈打火机】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进当中的主旋律。

  虽然说战争是政治经济的附庸,但每一次战争,都在决定着政治经济的走向,胜者为王,胜利者才有资格指定规则。

  打不赢,只能说明这一方势力代表的政治形态不行,或者已经不行了,落伍了,或者尚未积累到改天换地的能量。

  韦宝想造打火机,还有个原因,因为火柴虽然很强势,但鉴于这个年代的人用惯了原始的火折子,穷人一时半会难以改变习惯,也没有办法在温饱尚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花钱购置生活用品。

  火柴啊,肥皂啊,更多的是提供给富人使用,所以,需要一种类似于火折子,但更加科学,更显得高贵的东西来替代,一定能顺带将火柴也带火。

  综合军事需求和民用需求,所以韦宝选择研发打火机。

  当世界上第一支手枪问世不久,第一只早期的打火机也就出现了,因为它就是用手枪改成的,叫火绒手枪。

  这种打火机还长期被做为身份的象征和办公室的摆设。

  现代打火机按使用的燃料可分为液体打火机和气体打火机两种;按发火方式可分为砂轮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

  打火机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可燃性气体。

  早期多用汽油,因有异味,在韦宝的后世已很少使用。多采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

  它们经加压后充入封闭气箱,一旦释放至空气中便吸热气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

  韦宝没有这么强大的气体密闭技术,只能选择技术难度更低的点火器。

  古人不是通过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钻孔,便是通过燧石相互撞击点火;后来还运用气动原理点火——点火泵或气动点火器。

  在中世纪法国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种质量有所改善的气动点火器。

  从14或15世纪到19世纪初,撞击式点火器就已经非常流行。

  17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带有火绒和硫磺火柴的“图林根点火器”。此外还有所谓“导火索点火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弹药专家使用压电效应引爆炸弹。

  在炸弹的前端装上像酒石酸钾钠和一些陶瓷类的晶体,受到强力冲击时,会在瞬间产生高压电荷,引爆炸药。

  战后,日本成功的将压电效应就用在打火机上,在三四万分之一秒内产生6000─8000伏高压,使产生的火花点燃丁烷,省去了干电池或火石。

  韦宝要做的就是这种油棉打火机,以汽油作燃料,钢轮摩擦电石着火,这类打火机在韦宝的后世已经趋于淘汰,只有古董爱好者才会收藏。

  镇远舰上就有很多清末到二战后的古董,油棉打火机也是其中之一。

  唯一让韦宝生气的就是,镇远舰上有很多军武产品,可都是为了拍电影用的,并不是真枪真炮,真的手榴弹和手雷,还有很多掷弹筒,轻型迫击炮的模型,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