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4 最后一道难关】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官,拜朱国祚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与大臣刘一燝、叶向高等同心辅政。同年九月,光宗死,朱由校即位。当时连续发生“红丸案”、“移宫案”等大案,朝廷动荡。朱国祚素行清慎,力持大体,被称为长者。

  天启元年(1621年),升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翌年,任会试总裁,选拔出倪元璐、卢象升、黄道周、吴麟征、徐石麒、张国维等一批名士。三年,进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改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太监魏忠贤勾结熹宗乳母客氏,提督东厂,专权乱政。朱国祚向明熹宗密陈阉党之害,魏忠贤甚为顾忌。

  魏广微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由庶吉士历任南京礼部侍郎。

  魏忠贤专权后,因是同乡同姓,便暗中与他勾结,将他召来任礼部尚书。至此,他与顾秉谦都以原官兼东阁大学士。

  魏广微为人阴狠狡猾。赵南星与他的父亲魏允贞相友善,曾叹道:“见泉(允贞号),你没有儿子。”魏广微听说后,恨之入骨。他掌权后,三次登赵南星的门,守门的人推辞不见。魏广微忿忿地说“:别人可以拒绝我,以相公之尊,不应拒绝我。”从此更恨赵南星。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魏忠贤害怕了,嘱咐魏广微为他起草圣旨,他做得很合魏忠贤心意。魏广微态度傲慢而后到,给事中魏大中、御史李应升接连弹劾他。魏广微更加气愤,便决意要排挤好人,与顾秉谦一起策划将正直人士全部逐出,为此编了一本《缙绅便览》。

  魏广微用手札与魏忠贤通信息,在信封上签上“内阁家报”,当时称他为“外魏公”。原先,内阁起草圣旨,只出于首辅一人之手,其他人只是参预议论而已。魏广微想专权,便与魏忠贤策划,令内阁大臣分别责任,从此政权有了分工,以后遂沿用成为惯例。

  杨涟等六人的被捕,魏广微实参与了策划,由顾秉谦起草严厉的圣旨,每五天便严逼交差,逾期则杖打。吏部尚书崔景荣怕他们立死杖下,赶紧请魏广微劝谏停止。

  魏广微心中不安,上疏说:“杨涟等人在如今诚为有罪人,但以前实是各部寺的辅臣。即使他们果真有赃私,也应当把他们移交给法司,依法定罪,怎能每日严刑逼供,令镇抚司官员追赃呢?人身非木石,重刑之下,死只是转眼之间的功夫。以司法之职,而派他们去追赃,行政长官安在?这不仅伤了好生之仁,而且还违背了祖宗之制,将会导致朝政日乱,与古代帝王的做法大不相同。”奏疏上呈后,大大违背了魏忠贤的意愿。魏广微害怕了,急忙拿出崔景荣的书信为自己辩白,而魏忠贤的怒意已不可消解。于是他上书请求退休,皇上不许。

  过了两个月,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