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18 上百年】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大捷击毙蒙古史上第一女英雄满都海。

  成化帝明宪宗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鹰派皇帝,他在位期间,对蒙古和女真都采取了血腥手段。

  宋朝也并非后世很多人印象中那么无能,宋军攻灭青唐吐蕃政权不仅血腥,而且有屠城掳掠等诸多行为。

  再说俺答封贡,俺答封贡绝对不是靠鸵鸟政策换来的。

  咸宁海子大捷和火烧丰州滩,就是对俺答汗的猛烈进攻,俺答汗的孙子扯力克想挑唆套部蒙古和青海蒙古反明,又引发了万历中期对青海蒙古和套部蒙古问题长达五年的战争。

  等到湟中三捷打完,扯力克被迫返回归化城。

  漠南蒙古在大明整个时期,基本上都是臣服的。

  这跟强汉盛唐时期相比,当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也就是打残了蒙古左右翼,使得漠南基本臣服于大明而已。

  大明王朝长期羁縻控制辽东外围一圈,女真包括驻军,派长官,屠杀,镇压,分派世袭官职,封贡,干涉女真封建主的耕种收割,调节纠纷等等。

  明代虽然用了很多措施,但完全没有做到羁縻蒙古。

  明朝对蒙古和女真,以及二者对待明朝的态度。实际上在宣宗、英宗的实录中,就出现了女真不服,或者被当地军卫所欺负而奋起报复的事情。

  有时候明军于女真,就等于蒙古军于明军一样,打砸抢和被打砸抢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明朝于正统十四年后,彻底转变了国家战略,由攻转受的方式已经成为定局。

  这种定局一成型,就意味着北边防御也慢慢的,从原来稍有的弹性变成了变动。

  而所谓的羁縻,对于明和蒙古来说,是没有存在过多久甚至就没有存在过的。

  甚至,在某些时期,在双方冲突中的伤亡比迷之尴尬的时候,可以看做是蒙古羁縻了南边。

  虽然蒙古人入主中原近百年,但在中华帝国的分布并不广泛,除却一些贵族在全国主要重要城市因作战、住守防御或任官、分封等南迁外,大部分人仍然主要生活在北方。

  明朝乍兴,蒙古贵族是威胁明帝国最大的力量,所以朱元璋及其子朱棣均加强对蒙古族的打击力度,不惜一切代价削弱其统治力量。

  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迁徙蒙古人入内地,安置于诸卫所,凡归附鞑靼官军皆令入居内地,仍隶各卫所编伍,每丁男月给米一石。

  这样既便于加强对其监控,又可以实行“以夷制夷”和实行“民族同化”政策。

  并非全部归附的北方少数民族尽入卫所军伍,早期通行做法是“以少壮者隶各卫为军,俾之屯守;老弱隶北平为民,从之。

  属民者也基本上是卫所代管民籍,而迁居中原及南方内地卫所者则基本上都是卫所军籍。

  明政府针对蒙古贵族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有的就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