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68 罢免杨嗣昌】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中央式微,皇权旁落,民变四起,下放权力到南方士族建立私人团练,拉拢洋人剿灭起义,直接形成的藩阀暂时维护了清廷统治,清廷卖国求存用洋人平衡了国内势力,藩阀势力膨胀,清廷卖无可卖,被洋人抛弃,武昌一声枪响,满清去世。

  而大明呢,明朝末年,天灾人祸,崇祯勤政,直接去世。

  从大规模民变伊始,到王朝覆灭和新王朝秩序的重塑,汉唐清分别是,汉,公元184年黄巾之乱始,220年东汉灭亡,一共拖了36年。

  280年晋建立,96年。

  唐,公元874年王仙之起义,907年唐朝覆灭,唐朝拖了33年。

  979年宋灭北汉,105年。

  清,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1911年清帝退位,60年。

  而大明,从民变到去世不到17年,活脱脱一个猝死。

  再到1662年清灭南明不到35年,简直就是中原无主,剩者为王。

  所以说满清是捡到了一个天下。

  崇祯大帝的确难辞其咎,堪称反作用皇帝经典榜样。

  换个完全不干活的,可能国家还能多支撑几年。

  很难说刘协、李儇、朱由检、光绪和溥仪在能力上有啥高下之分,当然,一个个都菜的抠脚是肯定的。

  给一个将死未死的王朝苟且偷生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自我定位。

  所以如果想要在明末抢救一下,或者是不想让清军入关。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换一个稳得住,能笑对党争、拎得清,不死撑,不蛮干,而且心态好,不怕当亡国之君的君主。

  让明朝在这样的人的指挥下多苟且一段时间,让地方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组织、秩序和武装,既可以压制起义,也能抵御外敌。

  即便满清依旧入关,面对的也不再是人心惶惶、混乱无序的中原。

  当然,如果这样的话,后世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那么爱大明了。

  大明是风骨的,至少大明皇家有绝对的风骨,崇祯没有给祖宗丢脸。

  但能力上,崇祯的确不行。

  不说朱由检的祖宗朱元璋起于群雄逐鹿的江南,朱棣以漠北击破侄子的百万精兵。

  光是朱由检他哥天启都做得比他好,局势稳住没恶化。

  崇祯是悲情,但和他的无能、推卸责任和好面子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为人主者,本来应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管理属下团结属下,崇祯没有做到。

  换朱元璋朱棣,自然会砍了魏忠贤,但是绝不会偏激的把阉党全部清算。

  因为借力打力、萝卜加大棒一直是这父子俩的拿手好戏,接下来肯定是严惩顽固的,奖赏听话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绝对不会把自己的错误推到他人头上。

  韦宝看着眼前的杨嗣昌,不禁忍不住感慨,这就是大明末年的男二号了呀,再加上一个男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