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四章 共事科举_请君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苏澄儿因妒毒害王府主君的事传遍了锦安,她违背了苏元氏的命令,甚至重创了苏氏的名声,而齐延却落下个重情重义的美名,夫妻一场,不仅没休了苏澄儿,只是将她禁足,让她思过。

  一切都来得太快,苏氏突然倒戈,苏澄儿则亲手奉上中馈之权,顺带替齐延压了一把苏氏,即便放肆,即便有过,也该两清了。

  承明宫正殿。

  朝堂上,丞相沈献庆道:“陛下国祚,广纳贤才,初秋各地察举之人名单已上表陛下;开春科举在即,翰林学士之女因妒谋害摄政王,至使摄政王卧病在床,谋害皇族本是杀头之罪,好在没酿成大祸,摄政王仁厚并未过分追究其女罪责;苏氏女行此大逆不道之举,难免世人会揣测苏学士家教是否严明,苏氏名声骤然下滑;科举事大,苏学士名高难副,恐遭世人诟病,还望陛下重选科举主事之人。”

  翰林学士苏焕瞥了眼沈献庆不发一言,罗侍读抱笏板而出,礼道:“历届科举皆由翰林院主持管办,苏学士掌管翰林院十五载,其间并无差错;各地举荐之人已起身赶往锦安,科举迫在眉睫,试题也已进入了起草阶段,临时更换主事之人也有不妥。”

  齐延称病辍朝,齐铭也不知王府的事是真是假,既然传出来了,必是有人别有用心。

  齐铭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毕竟他才拿了苏氏不少好处,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得罪人的事让别人去做吧,他逮着刘昌平问道:“若朕现在因苏卿名高难副而下旨罢黜其翰林院学士之职,通政使以为?”

  “氏族名声固然重要,陛下任免官职应选贤举能,苏学士只是对子女疏于管教,并不代表学士才学疏浅,多年来学士任劳任怨且劳苦功高,陛下若不论功过才德,只因名声升贬官职,多少有些差强人意。”通政使刘昌平抱礼而出,此人处世圆滑,曾为郑氏所用,齐延势大向他投以柳枝他便立马上船,抛弃旧主;他转言继续道,“当然,丞相所言也并无道理,学士桃李芬芳,然家教不甚严明,府下门生不免遭其污秽;科举事大,阅卷考察之人名声有损,所择三甲也难免不受人诟病。”

  齐铭道:“通政使看待事物清明透彻,可有破解之法?”

  刘昌平道:“苏学士当年科考只中了探花,先帝说其策论实用过于死板,不如丞相活学会用,若有丞相坐镇,与学士共事,想必不会再有人敢借事生事。”

  沈献庆借事生事,还报上次苏氏两兄弟联手打压沈氏之仇;况且苏焕已经展露锋芒,这次科举未必会与沈献庆好言相谈,若沈献庆不主动出击,苏焕怕是要独占鳌头了。

  若这两人互相防备,这次的科举将是历年最公平的一次,他两打起来,受益的便是别的氏族。

  齐铭闻言小抖喉骨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