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 龙井关失守_大明要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大安口失守;十月二十七日,喜峰口失守,长城再也无法阻挡后金;十月三十日,后金兵临遵化;十一月初一日,离遵化西南三百里的京师收到消息,京师戒严。五天之内,大明危矣。……朱烟寒气得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这帮狗比,贪钱就算了,连命都不要了吗?居然压着后金联合蒙古进攻的消息不报!!!若后金长驱直入,大明只怕顷刻就危在旦夕。想到历史上李自成进京——大部分大臣投降——吴三桂赶走了李自成——后金又打着勤王的旗号进京称帝——大部分大臣又慌不迭的投降,朱烟寒就按捺不住心中汹涌的火气,合着都想好了,大明亡了,只要他们自己保住财产就行。他眯了眯眼睛,打算发作,但转念一想,传统的封建社会君天下的思维根深蒂固,有几个老百姓会觉得这大明也有自己一份呢?纵是有几个有节气的士大夫为旧国殉葬,大部分臣子还是抱着皇帝爱是谁就是谁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家庭和宗族就好的观念。这样的思维主导下,谁还会为别人的东西打碎而同仇敌忾呢?说到底是公民社会和人民自治意识缺失所造成的。这要追究起来就深远了,眼下总不能急匆匆在大明臣子中开设课程,教授社会契约论,唤醒大明公民意识的觉醒?朱烟寒叹了一口气,想发的火就憋在了心里。只幽幽的问:“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大臣们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这蛮子所求不过金银茶铁送了出去保个平安;有的说要参某某大臣治下不严,不用提,这位肯定是某某大臣的死对头;有的说传令天下来勤王;有的说朝中奸孽作乱,必先惩治小人。朱烟寒听了半天,翻出两道奏章,示意打头的大臣读:原来是袁崇焕写的,道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他在宁远死守,因而金兵过不了宁远关往西,但是蓟门单弱,宜宿重兵。第二道奏疏也是袁崇焕些的,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大臣念完,下面的臣子们有些惶恐,不敢大声声张,适才那副指点江山的样子荡然无存,朱烟寒笑着说:“这是袁爱卿的两份奏疏,可惜都没能让朕看到,袁爱卿用兵如神,早就看出了蓟门的险要,特意写了两道奏疏来提醒朕,可惜呀,这两道折子,都被扣而不发。”朱烟寒的笑容渐渐变得狰狞起来:“是谁?扣押了折子?”这还用说?早在今天朝会之前,朱烟寒就向主播阿秀了解了大明的奏疏制度,可以说其中是猫腻多多,想让皇上看谁的,在什么时间看,都是有讲究的。都可以形成一道成熟的产业链了,而这条产业链上,爬满了大明的蛀虫。皇上挥挥手:“抓!”,身边的羽林卫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