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7章 笔笔揩油_大明要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息传到后宫,皇后沉吟:“这要从户部和郡县的县令手里分拨些权利出去,也就锦衣卫的威势镇得住了。”懿安皇后摇头:“这一招棋,说不上走得好,我们来了之后将阉党又拉又打,好不容易才在两党之间腾挪出些地盘,如今仗着皇上的新军声名远扬,又借机在朝堂上掌握了话语权,收归了财政控制权。这骤然再生一事,只怕会起动荡。”这话说得不算错。穿越协会刚建立起来时举步维艰,三人商量了又开会,最终谨慎的决定先不要轻举妄动,一面扶植着东林党与阉党唱对台戏,一面修剪着两党的枝杈,暗中培养着属于自己的势力,从新科进士到新军,从化工厂到钢铁厂,直到自己羽翼丰满,才出手对付金兵,惊天一剑,划破云霄。可如果如今乘胜追击,只怕效果未必上佳,人说的好,穷寇莫追,如今逼着他们要权势,只怕全天下的县官都要站起来造反。朱烟寒却成竹在胸:“瞧着,有前几十年的余威,没有人敢反抗锦衣卫。”乡绅制度是历代弊病,朱烟寒前世的华国便是如此,建国后领导人雄才大略,推行全国迅速革除这一弊病。谁料改开后又死灰复燃,部分乡镇县皆是家天下,朱烟寒那些年时常看到各种新闻:诸如某家族深耕细作,所在县域各岗位的领导人员皆是家族成员;什么某姓氏盘踞某市,黑白皆是本族。也有不少冤假错案。百姓民愤高涨,因而扫黑除恶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大好事。其实朱烟寒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将基层公务员最底层的管理岗位均实现异地轮岗制及对公务员实现严格的计划生育制,让家族再也无法凝聚起来,可是这一套显然在大明不适用,大明的县令本就要求异地当官,而大明的官吏退休之际便有一条硬性规定:必须还乡不可留在京城。这一条规定好处是促进了大明的美丽乡村建设,要说历朝历代的各种园林,江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不管是山西的申家大院、王家大院还是安徽的皖南古民、姑孰水乡,大都是回乡的官员修建;要论坏处嘛,便是让官员们退休后成为本地的士绅阶层,与昔日朝中的门生故旧团结在一起,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力量,蚕食大明的权力。因而锦衣卫此行,便是要分割权力。好在朱烟寒早就想到骆其堃将要面临的困局,他接连颁布了两条政令:官员卸任时可不回原籍、乡绅不可私蓄民兵。这两条政令一出,第一条没有遇到太大的反对,这也是朱烟寒事先设计好的,“一定不可回原籍”和“可不回原籍”,这两句话的不同表述,换来的便是不同的反应态度。官员们倒没有别的意思,相反,还有不少对皇上感恩戴德,无他,辽东虎视眈眈、蒙古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