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抉择_任行太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偏偏还只能他来干,换成别人来做,他自己都不放心。心中再是煎熬,裴山也不敢让将士们看出丝毫破绽,他要等司马白回来,他坚信他的殿下能够再挽狂澜。

  他要司马白回师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牢立城头的厭字大旗!

  但这次和当初守平郭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平郭之守,裴山只需要死守到最后,一直等到司马白回师平郭。这次却有一些回旋余地,那就是还有一个邾城。

  偏偏这个可以回旋的余地,成了裴山自独当一面以来最严峻的抉择。

  竟陵石城和江夏邾城,以两万民丁的本事,只能固守一处,还未必能守下来。这一点司马白和裴山都很清楚,但司马白撂了挑子,临行前什么交代都没有,只让裴山自己相机而动。

  那现在这面厭旗,究竟是在石城继续插下去呢,还是移换邾城?

  石城是很重要的,不然两万民丁也不会多此一举来这里了。

  从西军溃兵零星出现开始,就意味着突围主力已经近在咫尺了。

  西军突围凄惨至厮,是出乎当初众人意料的,现在谁也不确定究竟有多少人逃回来,但这条逃亡之路再险再恶,三五千人总是能打底的,甚至更多。

  那是实打实的西军精锐,说句不讲良心的话,把这两万民丁都搭上,能换西军三千人都是值的,以谢安的私见,这个换法,庾亮肯定干的出来。

  而西军突围大部队越来越近,也就意味着羯赵追兵同样不日即到。

  现在一旦弃防石城,不仅仅意味着结束收容西军溃兵,更是再无任何缓冲的,将邾城背后的百万难民直接暴露在羯赵铁蹄之下,狼入羊群,那将惨绝人寰!

  但是邾城更重要。

  司马白从三关入中原,自然也得走三关回江夏,不管他能否接应到西军,邾城都是他的生死命脉。守牢邾城就能遮护桐柏山道口,就是给司马白看门。邾城一失,司马白就得被堵在桐柏山山道里,活活闷死在三关前。

  真到羯赵铁骑出现在石城,那时候就不是裴山想走便能走的了。收容的溃兵和民丁据城尚能守一守,一旦野外退兵前往邾城,必遭羯赵铁骑衔尾追杀,到不了邾城就得全军覆没。

  如果不考虑百姓死活的话,那无疑现在就得着手撤兵了。

  这个抉择说是难做,其实又很简单。

  当时收服乞活军三战三捷,江北形势一片大好,从沔城挥兵北上进驻石城,乃至司马白冒险迂回中原,诸将都是赞成的。既然有暂时的回旋余地,何不尝试一下接应西军呢?况且又能趁机疏散百姓,等若从襄阳前线开始坚壁清野,对大局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但是战事进展瞬息万变,现在来看,走汉水东路突围的西军已经没有再收容的必要了。与其冒险等这支残兵,倒不如把希望寄托在另一支走三关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