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0章 老帅眼光_任行太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不值,同羯赵这场仗,他必须避过去,必须得从这场漩涡中脱身而出。

  可是看的透,做的到吗?

  他到底是已经老了,已经六十九岁高龄的他,能够再次承担起力挽狂澜的重任吗?

  郗鉴默默质问自己无数遍,答案都是同一个,不知道。

  而不知道,大概就是不能吧。

  即使是在永嘉东渡、王敦之乱、苏峻兵祸那些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年代里,郗鉴都从未如现在这般束手无策的坐以待毙。

  “事由武昌起,平需武昌平。”避开了众人,郗鉴把谢尚单独唤来,不得已交了底,“仁祖,我和你交个实底吧,武昌一日情况不明,我便一日不同羯赵大动干戈,即便最后困死在这广陵城里。”

  意思很明确了,等待,避战!

  淮南形势日趋危悬,多耗一日都有难测之变,可是短期内,甚至长期看,朝廷的谍枢都是指望不上的。正如谢尚所担心的,郗鉴这是要放任赵军宰割,已经准备放弃淮南诸地了。

  前一刻还讳莫难测的太尉竟然怯战至斯,谢尚一时间瞠目结舌,不知该说些什么。

  该说的已经都说尽了,还让他说什么!

  从江至淮,每座城池每个关隘都是东军将士拿命换来的,现在一箭不放竟要拱手让贼?

  郗鉴看出谢尚的失望,和声安慰道:“广陵这里有咱们,寿春有褚裒(pou)守着,合肥有何老将军坐镇,想来都不会出什么岔子。只要广陵、合肥和寿春三城在手,羯狗便过不去大江,大事尤有可为。”

  寿春抵在淮水边上,东军副帅褚裒以两万前锋精锐固守,随时可以横击赵军侧翼。合肥西守中线,广陵东守底线,赵军绝不可能略过这两个钉子大举渡江。

  郗鉴这话自然不假,有此三城在,别说阻止赵军渡江了,就是收复淮南失地也指日可待,可是,如果三城丢了呢?

  果然,谢尚立刻反问道:“三城确实兵精粮足城高,可是一昧挨打,又能守多久呢?三月,半年,还是一年?”

  眼见郗鉴沉默不答,谢尚只差泣血进谏了。

  “太尉,请恕末将冒犯了,依我之见,沿江固守以待武昌之讯实乃下策!”

  “我知道此为下策。”

  面对部属的质疑,郗鉴坦然承认,只是眉宇间透满了失望的疲惫。

  其实真正该失望的人,不是谢尚,而是郗鉴。

  谢尚固然一次又一次的力陈己见,可郗鉴同样也不止一次解释武昌芒刺在背的攸关意义,奈何谢尚就是领悟不到点子上。

  “咱们东军养精蓄锐年许,尚且被赵军牵制的不得动弹,西军和南兵方历大战,又怎有戡乱之力?太尉,难道咱们坐着白等,武昌就能光复么!除了咱们东军自己,还能靠谁!”

  西军想要收复武昌,首先要面对的一个严峻困难,就是襄阳的赵军和江陵的蜀军在其背后掣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