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番外二 偿债(二)_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一桩广为人知的公案。

  这公案,有些惨烈。

  所谓吴王,第一位吴王是小姜妃所生的太祖皇帝第九子,姜皇后活着的时候,姜家人尚且有几分争储的心思,后来姜皇后早早地去了,太祖皇帝对小姜妃和九皇子都不甚挂心,姜家人的心思也就逐渐歇了。

  因祸得福,九皇子成年后获封吴王,南下钱塘府就藩。江南是朝廷的税仓,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就藩江南的先例,太祖皇帝生性不羁,在大事上却很慎重,唯独吴王封地一事让人有些看不懂。

  宫闱秘闻,说那小姜妃为了九皇子的前程,抱着几本札记去太祖皇帝面前哭姜后,如此替九皇子要到的钱塘府。

  无稽之谈,不可考也。

  总之,吴王因为就藩,得以躲过了太祖皇帝晚年腥风血雨的夺储之争和成祖皇帝即位后对宗室的清理。再后来的历任皇帝,或许都有过动吴王一脉的心思,只是没有合适的由头搁置了,吴王也就这么传承了下来。

  到了本朝,昭帝薨逝、幼帝即位后,或许是为了敲打宗室,萧太后召了几位藩王入京奔丧,其中就有吴王李乾玠。

  李乾玠长在温柔富贵乡里,用度豪奢,性子散漫,对局势也有些迟钝。

  萧太后和幼帝率宗室百官送昭帝灵柩入皇陵的当夜,几位藩王小聚,不知是谁挑起了话头,说着说着,吴王竟说了句,“所谓帝陵,不过耳耳”。

  也不知是谁告的密,次日,吴王就被押进宣政殿,珠帘后的萧太后悲斥其“膏粱纨绔,大负圣祖封邑之恩!”,群臣思及先帝,也莫不唾骂之,大不逆是重罪,三日后,吴王被杖毙在昭帝陵前。

  吴王觉得皇陵不过耳耳,他的地陵大概很可观,只不过,他没有福气用了。

  吴王的残尸被扔进了昭帝的陪葬墓坑,昭帝仁厚,那墓坑里没有人,只有牲畜。

  吴王获罪身死的消息传回钱塘,吴王一脉连忙上表请罪,京里却迟迟没有下诏如何发落他们,众人惶惶不可终日,雪上加霜的是,许是因为操劳过度和惊惶,百日前吴王妃生产不顺,母子俱亡。

  吴王嫡系至此断绝。

  有流言说,是吴王一脉里有人为了向萧太后和幼帝表忠心,害死了吴王妃和小世子。

  湖州离钱塘府不远,在座的官太太和商贾太太又都是消息灵通的,她们彼此交换着眼神,想到那位出身福建世族的吴王妃,心里都有些怅然。

  然后,若无其事地、热热闹闹地继续议论起来:

  “欸,那什么宝姨娘,今天怎么没露面?往日里上蹿下跳的,仿佛她才是孙府正经的太太……”

  “嘁!上蹿下跳有什么用,一个姨娘,又没有儿子,从前是孙老爷捧着她,咱们也就懒得和她计较,还真把自己当个玩意儿了!”

  “做人啊,还是要留点余地,从前那么嚣张,现如今三个女儿拿捏在孙太太手里,啧啧,难啊!”

  “说到底,有什么好和那些小妇吃味的,咱们做太太的,得有儿子傍身才是正经!”

  “说到儿子,你们看这小公子长得像谁呀?我怎么瞧着不像孙老爷,也不太像孙太太……”

  “这孩子怎么不哭不笑的,像块小木头!”

  “嗬,这么小的孩子,看得出来什么?都少说几句吧,吃酒吃酒。”

  小公子听不懂人们的议论,只觉得嘈杂。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