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角色互换_抗战之不灭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兵力,决意在罗文峪关口前和第4步兵旅团决一死战。

  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状况。

  而仅仅只想靠运气和简陋的沙包工事就想扛住榴弹炮两个多小时不停歇的炮击,那还真是想太多。

  说实话,刘浪之所以毫不吝啬弹药的炮击,干掉日军倒还是其次,毕竟人可以躲,主要目的还就是针对这些裸露在野外的重装备。

  没了这些东西,日军就是没了牙的老虎。

  日军能侥幸逃过炮火的重机枪不足四挺,步兵炮还有大概三门,重装备损失超过百分之七十。

  日军自然也是知道,正在向自己逼近的三百号步兵其实是佯攻,就是要找出自己的重火力点,然后再用火炮加以摧毁,等到这些最后的重装备完蛋,那或许冲过来的,就不是两个步兵连而是两个步兵营了。

  那必须只能藏着掖着啊!底牌一旦没了,那八嘎的还打个鸟啊!

  换句话说,现在的日军就和曾经被他们用重火力欺负的中国军队一样,双方角色来了个完美的互换。

  世事之奇妙,莫过于此。

  日军掷弹筒兵还有不少,大约有十几具之多,一轮榴弹打下来,也炸得重机枪阵地上硝烟弥漫,连续有两挺重机枪被摧毁,剩下的都连忙抬着重机枪转移。

  但日军有掷弹筒兵,217团也有,一个步兵连同样有六具,他们可能射击精准度比不上这些日军老兵,但他们现在距离的近啊!直线距离不超过300米,射击起来的难度就小了很多。

  4个步兵连就有24具,在出击之前,他们收到的命令就是找到日军的重机枪或是掷弹筒兵,干掉他们。

  20多具掷弹筒几乎在30秒之内就向着敢于发射榴弹的日军掷弹筒兵进行报复反击。

  同样炸得日军阵地上硝烟弥漫。

  这一招,却是刘浪向王长海建议的,以掷弹筒兵反制掷弹筒兵。而且,刘浪在向王长海建议战术的时候,特意交待,每个掷弹筒小组周围,最少配备四名精准射手,他们的存在,就是对敢于向掷弹筒兵射击的日军进行反狙杀。

  虽然不是很明白狙杀是什么意思,但是做为一名战场经验无比丰富的军人,老王敏感的意识到战场上打冷枪的重要性。

  四名精准射手配合一具掷弹筒小组,既可以对攻击距离达500米的掷弹筒小组进行保护,还可以利用射术来射杀日军,简直就是要命的组合。

  于是,在战场的后方,就有了这样24个既可以远攻重机枪也可以近距离攻击步兵的特殊战斗小组。

  在实战中果然收到了奇效,但凡是偷偷摸摸向掷弹筒小组射击的日军,基本上都会被悄悄埋伏在周边由精锐老兵中选拔而出的4个精准射手给盯上,就算没射杀他们,精准的反击也可以让他们只能躲进战壕,掷弹筒小组两名士兵的受威胁度大幅度下降。

  掷弹筒小组压制了对方的掷弹筒,重机枪又重新发言,匍匐在地上的步兵们又开始勾着腰前进。

  日军重机枪和轻机枪迫不得已只能射击进行压制,然后,他们就遭到了来自于远方的打击,除了掷弹筒,还有217团的4门82迫击炮,那可是217团的杀手锏。

  就躲在600米外,等着日军的重机枪出现。

  处于谨慎,这次没动用山炮,但光是这些掷弹筒和迫击炮就已经让日军痛苦不堪了,重机枪被撵得像狗,打空一个三十发弹板,就得抬着重机枪跑路,否则就有可能被凌空砸过来的迫击炮炮弹和掷弹筒榴弹给盯上。

  三十发子弹和轻机枪的二十发又有什么区别?根本形成不了连续性的压制火力。

  缺乏重火力的日军被217团生生压制的重机枪变轻机枪,你说憋屈不憋屈?

  再憋屈,也得眼睁睁的看着两个步兵连一点点向阵地前沿接近,那种心情,别提了,既憋屈又绝望,其中还夹杂着一种极为古怪的如释重负情绪。

  貌似是,既然打不过,咱就逃吧!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是的,有些事儿,只要踏过底线一次,下次再干,就坦然的多了。

  比如,只要去一趟青楼,以后你就是常客。。。。。。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