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第四旅团_抗战之不灭军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带的驮马却是不少,人喊马嘶瞬间将整个寂静的山谷填满。

  日军炮兵联队在这个时期基本都以432编制,即4个炮兵大队,每个大队3个中队,每个中队2个炮兵小队,每个小队2门火炮,也就是说一个炮兵联队48门火炮,一个大队12门。

  而第八师团属于驮马师团,也就是山地师团,一个师团兵力高达28000人,师团所属炮兵联队也全部装备四一式山炮。

  四一式山炮重量仅700公斤,整个炮身可拆卸成十几块,由驮马背负,方便灵活,而射程却能达6300米,实是日军军工之精作之一。

  在曾经的时空中,日军就是以41式山炮为主在长城的崇山峻岭中摧毁中国守军一个又一个的火力点,而缺乏远程火炮的中国将士只能被动挨打,眼睁睁的看着日军将700公斤的41式山炮推上山道推进到距离阵地仅一两公里的位置将己方火力点一一摧毁而无可奈何。

  这一世,他们还是这样打算的,在方圆近一公里的范围内,逐渐把24门炮部署到位。

  正在部署炮位的日军炮兵当然不会知道,在山顶的一处灌木丛中,一双眼睛正将他们所有炮位看在眼里,并将之画在地图上,挨个标上标号。

  就像是阎王爷在生死簿上打勾。

  来的还是第八师团步兵第4旅团,第4旅团长铃木美通少将算是日军少壮派军人的代表之一,生于1882年现年51岁的铃木美通自20岁就在日军中服役,从1903年少尉小队长到现在的旅团长少将,30年的从军经历可谓不丰富。

  刘浪脑海里闪过日军最高指挥官铃木美通的资料,他知道,这位绝对算是难缠的对手。

  不过,这位作战经验无比丰富的日本陆军少将一样在曾经的时空中被刘如明的两个步兵团合37师、38师支援过来的两个步兵团打了个措手不及,拥有上万大军依然被迫变攻为守向后退了十几公里。

  刘浪就知道,这位必然也和这个时期绝大多数陆军将领一样,趾高气昂,认为中国军队就是一堆渣渣,一攻即溃,哪怕是在喜峰口碰得头破血流也没改变他固执的想法。

  这种傲慢自大可不是日军惯有的,而是数十万东北军一枪不发就主动撤退,将富饶的东三省丢给了不过他们兵力十分之一的关东军,甚至还搭上了数百架停放在机场和机库里的战机。

  在热河,第五十三军也是没坚持多久,甚至连热河的首府承德,区区100多日军骑兵刚刚兵临城下,城门就已经洞开。负责防守的一个步兵旅竟然撒丫子跑路了。

  换成谁,恐怕都得因为此看低对手,同时将自己送到了云端吧!

  只是,华夏之大,能人英雄辈出,偏居一隅的小岛国终究是过高的估计了自己。他的牙口再利,一条小蛇就想吞下一头巨象的结局只能是把自己活活撑死。

  甫一抵达罗文峪关口外的铃木美通就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傲慢。

  步兵主力都还在挖战壕构筑营地的简易工事,刚刚部署完毕的两个炮兵大队就开始了他们向罗文峪关口发起的第一轮攻击。

  从大约四点多钟开始,罗文峪关口主阵地和位于右翼的黑锅顶,左翼的山楂峪,整片阵地都被掩盖在火光和硝烟中。

  曾经巍峨的古长城城墙在炮火中顿成一片瓦砾,只剩下几个残存的残垣断壁向所有人展示着日军75毫米山炮的威力。

  望远镜后的刘浪,目光森然。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