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九章 讨董会盟_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董卓逼迫汉廷策免司空刘弘,自为司空。

  九月,董卓又胁迫何太后和朝臣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是为献帝。

  废立之日,诸臣皆悲切惶恐,却无敢言者,董卓随即鸩杀何太后,遂专制朝政。

  十一月,董卓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

  董卓在京师纵兵剽掠财物、妇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又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以求巩固自己地位,但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

  天下风云突变,讨伐董卓序幕正式拉开。

  时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鲍信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鲍信赶回洛阳时董卓已经进京。

  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道:“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

  但袁绍畏惧董卓而没有行动,鲍信于是带兵回乡泰山,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上千人,准备大干一场。

  四世三公之后的袁绍一直倍受董卓看重,董卓进京之后,便招呼袁绍来同他一道谋划,打算将少帝废了,别立陈留王。

  这时,袁绍的叔父袁隗正担任太傅,袁绍表面上假装同意,向董卓说:“这是件大事,我应当回去和太傅商量商量。”

  “刘家的种不必再传下去啦!”

  董卓脱口说道。

  袁绍听了,默不作声,按了一下腰间的佩剑,朝董卓深深行了礼,便离开了。

  袁绍回家后,稍一打点,就漏夜亡奔冀州。

  董卓悬赏捉拿袁绍,催逼急迫,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很得董卓的信任,他们心里很替袁绍着急,就到董卓的面前说:“废立皇帝这种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明白的。袁绍不识大体,得罪了您以后,心里害怕而出奔,并没有别的想法。如今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使他反叛。袁氏家族连续四世建立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假若袁绍收罗豪杰以聚集徒众,其他的豪杰便会乘机起事,那样的话崤山以东地区就不归您所有了。不如赦免袁绍,任命他为一个郡的太守,他因赦免而感到高兴,就必定不会再有后患。”

  董卓认为有理,于是派使臣去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封乡侯。袁绍便拿勃海作为根据地。

  董卓意图拉拢袁术,可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郡,屯兵鲁阳城。

  又值东郡太守桥瑁率先发难,伪造了一份京城中三公给各州、郡的文书,陈述董卓的种种罪恶,说:“我们受到逼迫,无法自救,盼望各地兴起义兵,解除国家的大难。”

  袁绍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