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史载的国运之战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比以往朝廷费尽心机各种谋划操纵带来的效果,要强得多!

  毕竟,没有实力军威撑着的谋划,始终少了几分底气!

  至于忧愁者,原因,那就多种多样了。

  有忧虑镇北侯威势更上一重楼,担忧未来的,也有担忧自身利益者,更有满怀仇恨者,种种,亦是难以统计。

  不过,不管如何,初战告捷,亦是彻底压下了朝野对于这场战争的反对之声,再加之朱由检的压制,大明这个腐朽的统治阶层,亦是被勉强拧成一股绳,正式为这场真正开始发力起来。

  就事实而言,这场战争的规模,亦是完完全全算得上一场国运之战!

  京军,蓟镇,宣府,大同,以及辽镇,东江镇,以及那附庸而来的蒙古部落。

  这场战争,直接或间接参与此战的兵力,俨然已经高达二十万!

  这等战争规模,俨然不输万历三大征的任何一场战争,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在李修的战略规划中,直接参与此战的,也就只有他亲率的三万京军铁骑,与八千蓟镇骑兵,还有归附的蒙古诸部。

  至于剩余的大军,除非天降机缘,有不可错过之战机,亦或者辽镇堪用,不惜一切代价猛攻后金,不然的话,其余调动的大军,也不过起到一个威慑作用,跟一场演练无异。

  当然,这一点,除了朱由检以及李修,还有几名心腹将领之外,是无人得知。

  如今朝野天下,乃至于蒙古后金,皆只知道,镇北侯这是要一战功成,打一场国运之战,彻彻底底的覆灭后金。

  史官笔下,也只会记载,在这崇祯二年,大明举国之力,动员近二十万大军,由镇北侯统领,欲平定草原,覆灭后金。

  而真实的战略规划,注定不会为世人所知。

  但对参与此战的京军兵将而言,他们可不知道什么战略规划,他们只知道,荣华富贵,就在眼前!

  严苛的纪律,以及一条还算畅通的晋升渠道,再加之有功必厚赏的奖惩条例,便足以保证将士们的敢战杀敌之心。

  而一场接一场辉煌的胜利,亦是可以铸就高昂的军心士气!

  如此大军,已然足以镇压天下,横扫天下之敌!

  在漠北与林丹汗一部汇合后,这支兵力已然膨胀至十余万的铁骑大军,亦是没有丝毫停留,便以雷霆之势,朝着此次战略规划的目标,即漠南蒙古进军而去。

  严格而言,漠南,亦是囊括了与大明北疆防御体系接壤的草原戈壁,换而言之,漠南,即是后世的内蒙古。

  而事实上,李修这次横扫大半个漠北,从宣府而出,亦是可以说是跨过了漠南草原,远征漠北,再转道回师漠南!

  而这般冒险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后金的存在,如若不然,到时候,就是腹背受敌了。

  当然,李修自然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将后背交给漠南蒙古各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