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8章 辽东治理 (3000)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盯着,谁敢伸手钱粮,就剁了谁的手。”

  言至于此,诸将领命,李修才摆了摆手,示意诸将退下。

  “尔等先去落实安排,张默留下。”

  说完,李修之目光,亦是转向坐在一侧刚准备起身的武院祭酒张默,如今的辽东巡抚,目光定格片刻,李修眼眸深处也不免有无奈之色闪过。

  让堂堂武勋彻底转为文官牧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首先,自然就是他麾下真正堪用的文官并不多,而朝堂及各地的前明旧臣,经这么多次与文人有关的动乱,几乎已经彻底将他对前明文官的期待消耗殆尽。

  再加之辽东如今形势特殊,为改革重地,那他就需要牧民之官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改革大策,且辽东形势特殊,军政分离的情况下,也需要牧民之官与武勋有关联,这样的话,军政才能默契配合,军政配合默契,才能保持辽东稳定。

  若让前明旧臣治理辽东,那必然是三四品的大员,也必然是被改革侵犯利益的群体,且不说能不能彻底贯彻改革的大策,就是那高高在上惯了的心态,也必然会与与督师府弄出不小的矛盾。

  到那时候,恐怕军政两方都顾着内斗去了,说不得,还会彻底引爆武勋与文官士绅的冲突,这样显然与辽东大策不符,也不符合如今大恒的国情。

  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个法子,以堪用之武勋,彻底转为牧民之官,而张默这个武院祭酒,算是开了个头。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可用之文官的原因。

  “治理辽东,有什么想法?”

  李修从龙椅走下,沉默片刻后,才问道。

  “贯彻落实改革大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鼓励生养,以免税分土之策,吸引关内移民……”

  张默起身,朝李修拱手,随即缓缓出声:“辽东为苦寒之地,普通粮食作物难以成活,但臣听辽镇降兵说,朝鲜有一种水稻,据说是从倭寇那边流传过来的,颇为耐寒,臣已经派人去朝鲜搜罗种子,准备实验一二。”

  “在广西,还有两种作物,名为玉米,地瓜,据说也是外域流传进来的,此等作物当初武院工科还要有学子专门研究许久,也颇为耐寒耐热,纵使水土贫瘠,也极易成活,亩产也比普通水稻要多许多,臣已经安排百姓开始种植。”

  “北方普遍种植的小麦高粱,在辽东适应也不错,先前的辽东百姓,也大都是种植小麦,只不过,太过寒冷之处,小麦还是难以存活……”

  李修点了点头,民以食为天,辽东苦寒,虽说后世为粮仓之地,但现如今,可是苦寒贫瘠之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天地太过寒冷,太多作物都没办法成活,如此,才让辽东始终难以成为前明的真正统治地域。

  而如玉米地瓜这类耐寒耐热作物,直到嘉靖年间,才流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