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 源头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复江南,彻底改革,可持续的赋税钱粮,更多!

  还要,收复江南之后,彻底放开海贸,那必然会成赋税重心所在的海贸关税!

  只有收复平定江南,南北互补联通之下,大恒的财政,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才能支撑起他的种种关乎国运根基的大策。

  “一年……两年?”

  天子轻喃,心中俨然已经有了决断。

  “传内阁诸臣入宫。”

  天子将手中奏本放下,缓缓出声。

  “老奴这就去。”

  王五领命,告退而去。

  天子起身,最终于那一副大恒乾坤图之前停下步子。

  “赈灾……”

  天子此刻,思绪却不在如何平定江南之上,反倒是再次纷飞至这些年的天灾之上。

  若小冰河时期不消退,天灾是避免不了的事,而这个时代,对天灾的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

  有灾,就必须赈灾。

  但自古以来,天灾,意味着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但对某些人而言,天灾,就是一场盛宴,一场层层分润贪墨的盛宴。

  再严苛的管束,也不可能禁绝这种贪污。

  就如这昭武三年,如此耗资巨大的赈灾,其中绝对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某些人的口袋之中。

  他这个天子,能做的也不多,只能尽可能的严格监督,然后查到了,再杀猪。

  而自古至今,赈灾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以工代赈。

  召集灾民,行工程之事。

  某种意义上,和后世的大基建并无太大区别。

  后世之大基建,在于拉动内需,振兴经济。

  而这个时代的以工代赈,亦是可以看做古老的大基建,只不过最终的目的,是在于能够让赈灾的粮食,真正到需要的灾民手中。

  “修路,兴修水利,治理河道……”

  天子轻喃自语,这些他想要做的大基建之事,事实上,和以工代赈的工,是同一件事。

  而这些基建之事,只要成体系有组织的去做,毫无疑问,必然大大增加百姓们对天灾的承受能力,也必然振兴一地。

  而且,有了水泥的出现,从前许多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之事,亦是有了解决的可能。

  而征发徭役行工程之事,与以行工程之事,行赈济之实,这可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钱粮啊……”

  最终,天子轻叹一声,目光却是再次定格在了江南之地上。

  实际目的为赈灾的以工代赈,都耗资如此巨大,那实际目的为工程之事的基建,赈灾都成了顺带之事,耗资必然更加巨大。

  以目前大恒的财政,显然支撑不起大规模基建之事,哪怕只是单纯在灾区行基建之事,也支撑不起!

  若真要实施的话,必然是得靠那抄家所得钱粮来支撑。

  虽说也算是财富再分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但抄家所的,终究是不可持续的一次性收入,总有耗尽之时。

  最终,还是得指望一个良好的财政体系,来支撑起这些种种大策。

  毫无疑问,如此这般的话,平定江南之事,就必须早日挪上日程。

  思绪至此,天子亦是摇头轻笑,绕来绕去,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

  这江南乱了这么多年了,也确实该好好梳理一下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