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担,一旦无力承担,那必然是糜烂一地,朝廷的无为而治,也会导致根本无法有效的肩负起护民之责。

  似无论如何,都有种种弊处。

  处在这官场,似乎就是处在一个天大的淤泥滩之中,来往大都是满身污渍,心肝赤黑……

  他想要避免淤泥,但来往之间,却也不可避免被迫沾染污渍。

  他唯一能做的,似乎就是尽可能的保持本心。

  如今大变大治之世,天子严刑峻法,监察之苛,自古之未有,所以能最大程度压制权利之恶。

  但,纵使如此自古未有的严苛监察,他所闻所见,也有着数不尽的权利之恶,完全可以想得到,一旦监察稍有松懈,权利之恶,会恐怖到什么程度。

  尤其是如今,里甲改制,权利直接与天下百姓接触。

  权利做下的所有恶,都将会反噬到权利之上。

  而这个问题,俨然根本不可能得到解决!

  此刻,堵胤锡亦是莫名的感觉有些揪心,尽管士林朝野皆道天子残暴不仁,但他看得出来,天子之政,是漫漫青史,从未有过的为民之政。

  这昭武一朝,或许在漫漫青史之上,都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

  他很想看到,这个时代抵达巅峰的光辉之景,却不愿见到,这个自古未有的大治时代,被数不尽的蛀虫所污染。

  堵胤锡紧了紧袖中的那一封密奏,他觉得,他应该要将这一切,向天子奏明。

  可他,又想不明白该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

  “仲缄,情况如何了?”

  突然而来的一道声音,亦是将堵胤锡从重重思绪之中唤醒,堵胤锡下意识看向声音传来方向,随即连忙转身一拜:“下官见过阁老。”

  却见刚归京城不久的内阁阁老,工部尚书洪承畴,此刻竟又出现在了这灾情之地。

  “回禀阁老,下官已安排官员将士至各家各户劝其迁徙……”

  堵胤锡条理清晰的诉说着。

  洪承畴沉吟片刻,随即深深的看了堵胤锡一眼:“你可知为何冬季迁徙?”

  堵胤锡稍愣,随即不假思索道:“冬季迁徙,可赶上来年春耕,百姓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当地,朝廷赈济压力也能大大减小。”

  洪承畴再问:“那现在已经几月了?”

  “十月中旬。”

  堵胤锡同样不假思索出声。

  洪承畴沉声道:

  “辽省寒冷,故春耕一般是在四月上旬进行。”

  “今已是年末十一月,从米脂到辽省,数千里之遥,又有近十万人迁徙,路上至少需要三个月,乃至四个月时间。”

  “还要给百姓留出安置,开荒播种的时间,每一天都不能耽搁!”

  说到这,洪承畴语气俨然有些严厉了:“米脂为迁徙重地,数万百姓,一家一家劝,得劝到什么时候?”

  “朝廷为此此迁徙,已然是排除万难,动员了海量的人力物力,每一天耽搁,都是无数人力物力被白白浪费,这一点,你难道不明白吗?”

  “既为迁徙之官,为何还如此扭扭捏捏!”

  “欲成大事,当不拘小节,此理,你难道不懂嘛?”

  堵胤锡面红耳赤,他很想说,按他的计算,给百姓留出适当的时间,就能极大程度的避免民心动荡,也能让迁徙更加顺利。

  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成大事不拘小节,但谁又在乎这小节为何,这小节意味着什么?

  堵胤锡一拜:“下官就去安排。”

  言毕,堵胤锡默默转身,陈旧的官袍,随风而动,向来挺拔的身形,此刻俨然落寞了许多。

  洪承畴漠然注视着这一切,为朝堂重臣,主政一方,他在乎的,是总体的利,远大于总体的弊即可。

  至于这微弱的弊如何,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也不是他可以去考虑的事情……

  ……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