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6章 一切皆在京城东城区。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排了钱银物资,专门对卫所将士发放补助。

  这也算是如今财政苛刻的情况下,天子能对卫所将士的最大关怀了。

  显而易见的是,军户在于军,在于边陲,也影响不到天下,而民之户籍划分,被废除后,再加之商业的兴盛,带来的人口流动,也就自然而然的增加的京城的人口。

  毕竟,一国之都,也不可能将本国百姓拒之于外,但不管如何,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城池的人口暴增,便必然带来了庞大人口压力。

  粮食,衣物,住房,道路……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解决规划。

  风雪满天之间,一个马车车队缓缓在街道上前行着,而天子,内阁首辅刘起元与工部尚书洪承畴亦是端坐于车队其中的马车之中。

  街面两侧屋檐白雪堆积,炫目耀眼,而在街面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践踏之下,浑浊污水侵湿积雪,明显颇为脏乱。

  天子默默的注视着窗外之景,人口的增多,带来的,便是街面上的愈发繁华,当然,脏乱,也必然出现。

  马车一路前行,这京城之景,就一路缓缓映入天子眼帘,直到马车驶入京城东城区,马车的速度,却是骤然放缓了不少,随之映入天子视野中的场景,也明显少了几分繁华,多了几分真正的市井喧嚣之景。

  仅仅只是这细微变化,天子就知道,此行微服私访的目的地,到了。

  任何地方的发展,都是跟随天下大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京城,自然也是如此。

  严格而言,这座都城,对一个农耕民族而言,并非都城的首选之地。

  自古以来,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唐,历朝历代,都城的选择,都是在土地肥沃之地。

  集军事,政治,农业经济为一体的都城之地,历朝历代的首选之地。

  只不过,随着自古的东西态势,自晋衣冠南渡,带动江南发展后,东西态势,便演变成了南北态势。

  江南富庶之地,也成了都城的首选之地。

  自宋灭亡,元入中原,草原民族入主中原,自然不可能放着老巢不管,跑到江南去定都。

  故而,北京这个非是农业中心,却又靠近草原的城池,便成了元大都。

  但如此一来,非是农业中心,也就意味着,都城的存在,政治与军事的中心,带来的庞大人口,让都城根本无法完成自给自足。

  也就是说,都城政治与军事,需要其他农业中心来输血供养。

  如此之都城,显然是不符合统治天下的首要要素。

  毕竟,自古以来,皆是强中央,弱地方。

  在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的时代中,中枢占据农业重心之地,便可利用富庶农业,供养强大的中枢军队,再以威慑力削弱地方,如此形成强中央,弱地方的态势。

  自古流传的那一句得关中者得天下,其根本原因,就是关中得天独厚的富庶,以及关中只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