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1章 苦尽甘来?_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迁徙之住,则一律发放军用营帐,行的话,则安排骡马托运粮食重物,百姓徒步而行。

  想要看出有没有问题,按照条例对比即可,很是简单。

  天子环视着眼前的灾民营地,入目之景,亦是与脑海之中的迁徙条例一一对比着。

  堵胤锡此人,天子很是看重,但以往,天子得知的有关堵胤锡的一切,皆是来自纸面上的信息。

  如今,亲眼所见,显然更能看清楚其是真的堪大用,还只是纸面上的堪大用。

  放眼望去,除了没了耸立的寨墙外,其他的一切,几乎都与军队野外驻扎的军寨无异。

  有军帐,亦是有巡逻之将士,但更多的,却是围在篝火旁取暖的百姓,亦或者蜷缩在营帐之中。

  可入目之景,却是让天子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一切,似乎都和天子心目中的迁徙条例规定没有太大差异。

  但放眼望去,却尽是一片麻木之神态。

  整个营寨,少说也有数万人,却难见人之生机,尽是一片死气沉沉,官员麻木,百姓更是如行尸走肉一般。

  浓浓的压抑,亦是让天子心中骤然堵得慌。

  按天子之预想,朝臣之预想,将百姓从苦难之地迁徙而出,朝廷耗费海量人力物力备置迁徙,如此,可谓是历朝历代之罕见。

  如此,百姓哪怕不是感恩戴德,但怎么也不至于如此之死气沉沉的麻木!

  “让堵胤锡过来。”

  天子压低了声音,莫名的怒意,俨然清清楚楚。

  如此之言,随行之官员,哪一个不是察言观色的老手,一个个心中也忍不住的为堵胤锡默哀起来。

  当然,默哀之余,很多的,却是庆幸。

  这迁民之事,还真不是一个好差事。

  就他们看来,如此之景,绝对算得上完善,能做到如此迁民之景,堵胤锡也绝对算得上是能臣干臣了。

  可就是如此,天子却还不满意。

  可想而知,这种事情,有多么吃力不讨好。

  亦或者说,在当今天子治下做事,有多么危险……

  无数事实,已然清晰证明,天子之怒,伴随的,往往就是人头滚滚。

  有官员领命,满脸忧色匆匆而去,在场之官员,亦是神色各异,但大都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模样。

  只不过片刻,随着看到的人与事越来越多,天子心中莫名的怒意,亦是慢慢化为了难言的无能为力。

  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朝廷的迁徙之策,哪怕对百姓多有关注,但再怎么好,数千里迁徙,如此之遥远距离,足以消磨一切的好。

  眼前之景,无疑还算是幸运。

  至少,朝廷的好,还贯彻落到了实处。

  百姓苦归苦,但也终究得了朝廷的好。

  若是朝廷的好,打了折扣……

  哪怕只是几件衣裳的贪污,几两口粮的贪污,百姓的苦,也必然会跃迁式上升。

  而这种事,在官场,微不足道。

  甚至,都是潜规则,是众所周知的默契。

  某种意义而言,就如堵胤锡曾上奏的那般。

  朝廷做的多,管得多,对百姓而言,往往并不是好事。

  毕竟,很现实的一点,那就是……人,最在意的,只会是切身的利益。

  而朝廷管得多,大政府体制下的好处,对百姓而言,往往都是潜移默化的。

  是大环境的欣欣向荣,对百姓而言,感受微乎其微。

  但朝廷管得多,对百姓的弊处,却很是清晰,很多也是直接触及百姓的利益。

  于国而言,于百姓而言。

  看似本该为一体的两点,可悲的是,很多时候,是难达成一致,甚至完全相冲。

  治国,平天下。

  很多时候,考虑的,也是这两点的平衡。

  天子想让百姓过得好,但很多政策,却是苦尽甘来。

  这个苦,有多苦?

  这个甘,何时才能来?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