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三五节 老厂的新生机会_大时代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当龙雾峰准备打电话请示的时候,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龙雾峰接起电话,对面急急的说了好多,龙雾峰只是淡淡的来了一句:“知道了。”

  知道什么了。

  龙雾峰冲着包大同打了一个手势,然后比划了一个三,包大同秒懂,赶紧在纸上记下新的数字。

  十二点七毫米的花生米,再追加三千万粒。

  此时,夏国辽东。

  当地人从来没想过,几年之后这里会发生大变。

  在白昊重生前,这里曾经连续十年,无数的厂子倒闭,数以千万人失业。

  其实白昊也不知道。

  此时,这里已经显出颓废之势了。

  清晨,许多人提着饭盒过来上班,一位老工人走到厂门口,抬头看了一眼厂子,今天又有几根烟囱没再冒烟了。

  这就代表着,又关停了几处炉子。

  这些厂子很难。

  他们要负责太多退休人员的工资,而设备许多都是比退休职工的年龄还老的设备。

  工人们很单纯,工资、福利只能涨不能降。

  这笔巨大的支出压的这些老厂子几乎已经喘不上气来。

  不只是这座钢厂,可以说,他们这一片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厂子,都是这样的情况,活越来越少。

  上班时间到了,还有许多人蹲在围墙外晒着太阳。

  因为,没活。

  厂里没活,车间就没活,班组自然也没活。

  一个中年人站在这一片的中心位置,抬头望着天。

  作为新调任这个城市的头,他感觉压力山大。

  郑冬山。

  土生土长的辽东山里孩子,走出大山读书,然后工作。

  昨天,他刚刚看到报告,仅去年一年,这个城市的大小工厂亏损二百多个亿夏国币,这还不算以前亏损的。

  这窟窿大的让他内心有种无力感。

  这时,有一人走到他身旁。

  两人对视一眼,来人无奈的摇了摇头。

  郑冬山问:“老田,一点都没有?”

  老田,田万斤。

  田万斤回答:“九厂那帮混蛋,干的就不是人事,撑的撑死,饿的饿死。咱沈州大学,食堂保证天天有肉,就是九厂供应的。我去了凤凰山城,凤凰山城的钢厂没日没夜的加班,最少的一个,活都排到半年后。”

  “我找上面,说分一点订单给咱们,可就连那盖房的铁条子都没分一点给咱们造。”

  郑冬山摇了摇头:“换成我,我也不分。凤凰山城的钢厂有钱,一边生产,一边安装新设备,一边提高技术,他们生产的质量好,价格低。”

  田万斤无话可说。

  他们设备老旧,工艺落后,确实不占优势。

  两人同时叹了一口气。

  突然,一辆车飞驰而至。

  来人从车上冲下来,没站稳扑倒在地,却是连滚带爬的冲到了郑冬山面前。

  郑冬山赶紧去扶:“出什么事了?”

  见到这情况,任何人都会想着,肯定出了天塌下来的大事。

  “电,电话。九…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