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章内阁变动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自己支持和亲近的人。

  所以他们当然是更加希望与他们亲近的人来代替高勖。

  第二天,中极殿上,朝会之时。

  “如今高阁老病倒,不能处理政务,孤打算让工部陈尚书来代高阁老处理政务,诸位可有异议?”

  众臣没有想到的是,朝会刚刚开始,杨渥并没有与他们商量,便拿出了自己的主张。

  在以往,像这种重要的人事任命虽说最终也是由杨渥来拿定主意,不过他一般都会和其他人商议一番再做决定,像今天这样独自拿主意的却是很少。

  不过更让众臣感到惊讶的是杨渥选择让陈彦谦来接替高勖处理政务。

  按理说,高勖病倒,那就应该由仅次于高勖的周隐来接替;即便不用周隐来代替,那么在六部尚书中,也有几个资历威望都比陈彦谦高的,足以代替高勖来处理政务。

  所以众臣想不明白为什么杨渥会用陈彦谦。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比如内阁中的诸位大臣就都很清楚,陈彦谦乃是杨渥一手选拔,一手培养出来的,可以说是杨渥真正的亲信之人。

  相比之下,如今的内阁之中的众臣,还没有一个是杨渥自己培养的亲信,全都是当初追随杨行密的老臣。

  这么算的话,杨渥会让自己的亲信来接替高勖,这也是理所当然的,谁也不好反对什么。

  内阁之臣都没人反对,其他众臣心中虽然还有疑问,但此时也没有几人敢出来反对了。

  见此,杨渥直接宣布由太师高勖继续兼任首辅大学士的职务,但以安心养病为主,平时不处理公务。

  同时又命工部尚书陈彦谦为东阁大学士,暂时代高勖处理朝中政务。

  这个任命一出,许多人便明白,杨渥这是准备让陈彦谦来接高勖的班。

  想到陈彦谦在担任工部尚书之前一直不显山不露水,除了营建金陵城的功劳外,并没有其他显著的功劳,如今竟然一下子就成了“代丞相”,众臣心中免不得有些嫉妒。

  “陈彦谦既然升任东阁大学士了,那么他的工部尚书一职也就空缺出来了。孤以为,应当由主持过捍海堰工程的泰州刺史杨信来担任,诸位可有异议?”

  还不等众臣从陈彦谦的突然任命中清醒过来,杨渥接着又抛出了一个新的任命,而且比之前对陈彦谦的任命更加让人惊讶。

  陈彦谦不管怎么说之前也是工部尚书,而且在担任工部尚书之前曾经在升州刺史的位置上坐了五年多时间,资历也差不多了。

  但杨信的话,从天佑元年考中进士以来,不过五年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县令迅速被提拔为泰州刺史,如今更是一步越过了布政使、巡抚、各部侍郎等级别,一下子就做上工部尚书,这个提拔就有些吓人了。

  当然,杨信的身份也有其特殊之处,那就是杨信乃是杨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