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七章北伐的兵力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暴露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兵力不足。

  这个兵力不足,并不仅仅是说直接用于北伐的兵力有些不足,同样也是说留守南方的兵力相对也有不足。

  当时的东晋虽然已经落入了刘裕的掌控,不过南方的广阔领地却都是刘裕一手一脚打下来的。

  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区,若是用大军前去讨伐,当地的势力必然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若是“王师”一走,当地又会出现叛乱。

  这种叛服不定的状态,与如今吴国面临的局势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

  别看如今南方各地除了岭南外基本都已经统一,但若是吴军主力都去北伐了,谁又能保证南方不出现动乱呢?

  而若是内部都不安稳,只怕任谁领兵北伐都难以全力以赴,在这种情况下北伐能够取得成功才是怪事。

  这一次出兵江陵,杨渥明明在金陵还有四万大军,在福建和两浙还有李承鼎的两万大军,但即便是一开始进攻江陵的战事进展不顺利的情况下,杨渥也没有动用这些兵力的打算,为的就是一个安稳。

  这一次统兵攻打江陵即便是未能取得成功,那也可以撤军回去等下次出兵,总是有机会可以打下江陵的,并不需要急于一时。

  但若是为了图一时之快,将全部兵力都用于江陵,或许杨渥亲自统领大军在外,的确可以震慑内部的宵小,让他们不敢乱动。

  但在后方空虚的情况下,万一真有什么人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心态起事,那又该如何?

  到时候杨渥手中虽然掌握着整个吴国的大军,但在内部有动乱的情况下,这些将士还有多少士气和战心?

  十多万大军的后勤方面又如何得到保障?

  在敌军阵前若是不能迅速安然撤兵又该怎么办?撤军的时候被敌军趁机攻击怎么办?

  撤兵回去之后,一支征战日久、早就疲惫不堪的大军,又该如何才能远赴数千里之外去平定叛乱?

  ……

  这么多的问题,可以说只要内部出了什么乱子,到时候整个吴国都有陷入内乱的可能,这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所以即便对江陵的战事一开始进展得并不顺利,但杨渥也没有进一步增兵的打算,宁愿退兵或者与敌军决战,也不会再贸然增兵。

  而且用兵之道原本就不是简单的堆彻兵力,而是兵力、战略、后勤等各方面的综合。

  吴军这次动用的兵力光是禁军就有八万,再加上八千水军,三千骑兵,三千羽林军,以及其他的厢军,总兵力在十万之上。

  只要用兵得当,这么多的兵力别说是打下一个江陵,就是打下整个荆襄也是足够;但若是用兵不当,即便是增加更多的兵力,又有什么用处?徒然让后方出现隐患罢了。

  刘裕北伐,出动的兵力在十五万左右,剩下的兵力留守南方各地,可以保证内部安稳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