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5章 定淮南(五)(二更)_重生之大唐中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大唐吗?”

  看着远处的明州城,菅原道真不禁有些好奇。

  他没来过大唐,要不是因为海盗一事,他被政敌藤原时平逼迫率领出使大唐,他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踏上大唐的领土。

  不过既然来了,他也要好好打探大唐如今的情况,看看是否像藤原时平所说那样,已经结束内乱,并且连灭南诏和西州回鹘两国。

  之所以他们的船队会出现在明州外海,也是有原因的。

  大唐初期,倭国派出的遣唐使团一般是在难波(今大阪)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今福冈)出发。

  从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在这四十年间,遣唐使团走的北线,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跨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由陆路西赴经过洛阳﹑最后到长安。

  北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船只遇难情况较少。

  不过后面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统一半岛,与倭国关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不是很好,所以北线就废弃了。

  于是遣唐使团的船在7世纪70年代到8世纪60年代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改取南岛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向西北横跨大唐东海,在长江口登陆,再由运河北上。

  这条航线叫中线,主要航行于渺茫无边的东海上,难以靠岸,容易遭遇海上风暴并出意外这些,比较危险。

  北线和中线都需航行一个月左右,运气不好,遇到风暴或者偏离航线,甚至需要更长的时间。

  8世纪70年代以后,直到最近一次遣唐使出使大唐(即公元838年)的几十年里,航线又换了,也就是南线。即由九州西边的五岛列岛径向西南,横渡东海,在长江口的苏州﹑明州一带登陆,转由运河北上。

  南线所需时间较短,一般十天左右,遇到顺风时期甚至三天可达,不过危险性跟中线相当,都要穿过茫茫东海。

  此次由菅原道真率领遣唐使团走的南线,主要原因还是北线和中线并不安全,有大量的新罗海盗活动,只有走南线。

  这也是为什么菅原道真一行出现在明州外海的原因。

  菅原道真率领的使团规模并不大,主要是因为比较着急,准备时间并不充足,只有三艘船三百多人的规模而已。

  而公元838年那一次遣唐使团,有四艘船六百多人,也是倭国所有遣唐使团规模最庞大的一次。

  “启禀右大臣,远处有战船正向我们驶来。”就在菅原道真在憧憬的时候,远处有两艘大唐的战船朝着船队而来。

  并不是宁船,而是海鹘船。

  在远洋,能看到的大唐战船自然多是宁船,不过大唐还是有其他战船的,不过大多在近海以及内河。

  像海鹘船,属于轻型战船,并不适合远洋航行,但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