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民情民意 兵发白云【首更送到】_回到秦朝当皇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讨论的汉子不知道,接上话:“这位先生,您这话可说对了。亭长对乡里乡亲还真没话说,听说,公子的亲卫都敬重,带兵去救了!”

  扶苏打扮自由读书,虽然诸子百家都有涉猎,不过一开始喜好儒学多谢,打扮起来也是儒雅不凡。被称作先生,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期泽敬重一个亭长连军规都差点忘了,这等事令扶苏感到些许尴尬。

  扶苏哑然,一时间到不知道怎么接话下去,干脆也不说。好在那个食客也是自来熟,谈兴也好,见扶苏气度不凡,也有心想继续说下去。

  于是,便唠唠叨叨说下去。汉子走南闯北,去的地方也不少,算得上见识不错,加上口才也不赖。扶苏也听着有心,毕竟各地线报说的是些大事要闻,这般民间看法接触得极少。所幸也就乐的当一个合格听众,不时点点头,赞赏的样子。

  见此,那汉子说的也起劲,似乎得到了知音。

  扶苏听着,心中也是分析。汉子身份不高,接触得却不少。这些年,秦国各地,说不上民不聊生,但老百姓不好过却是真的。一方面是各地情况不同,但官员推行秦朝政策却是一般。有些生搬硬套,这样的施政难免就有不合适的地方。

  于是百姓就多有不忿,就算想反抗,但刑律严苛,渐渐也只好忍下去。好在官吏初时不明白,渐渐了解了地方实情,也就做了许多变通。加上地方官也有不少有才能的,各种手段下去,软硬兼施也就解决了。

  可惜的是,近年来,西北要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京师也要修筑阿房宫。这样浩大的工程项目可以说是很重的负担了,征发的徭役税赋都有增加,富裕的地方民众或许好些,能承担下去。就算穷一点的地方,若是有个有才能的官员,也能撑过去。但碰上那种穷山恶水,贫瘠之地,有没有有才能的官员,百姓就很艰难了。

  再加上一些六国遗族,心怀不轨的世家豪族,秘密团体加以引诱,这民间风闻就对朝廷很不利了,从这行商汉子口中,扶苏就能得出。这汉子是秦人,也对朝廷有些不满。

  因为上郡北地郡几乎贴着长城,虽然征发徭役修筑长城的很多是罪犯,但还有一部分是百姓去赴徭役,碰上邻里家人一去不归的,也对朝廷心生不满了。

  零零散散的东西汇集在扶苏脑海中,让扶苏也感到沉重。这才是史书中的秦朝啊,*。或许是汉朝为了证明取代秦朝的合法性的一种措辞,但终究这个秦帝国在走下坡路是很明显的事实了。

  帝国现在还算最兴盛的时期,然而各种或明或暗的隐患已经在迅速蚕食着帝国的基石,不管如何。扶苏要做出一些改变,扶苏心中想着,或许早些解决肤施的事情,在九原会有突破口。

  扶苏这边沉思,那个行商汉子似乎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