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三章 各部的年礼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

  朱由检打开奏疏看了半天才愣愣的问道:“五月时,纹银一两核钱八百四十文,六月止八百二十文矣。至于铺家所卖仅得七百六七十文不等。大明一两银子换六百五十文才对,为何可以换这么多?”

  “万岁,私铸成风,所有的私铸钱,都会掺铅,所以这银贵铜贱,这银越贵,则越贵,百姓们压根就换不起,也不想换铜钱。”

  大明的物价是较为低廉的,一头牛只需要八两银子,而一口肥肥,只需要一两五钱银,而猪肉一斤大约是一分银,鸡鸭鹅都是一分银到两分银,而大鸡和大鹅稍微贵一些,也就三分到四分银左右。

  猪头肉折猪肉为五斤。

  朱由检知道这些,还是最近张嫣给他报账,马上的正旦大朝会,太庙荐新所用的“嫩鸡”一只要七分银,而张嫣说要省钱,要把嫩鸡换成大鸡,能节省不少的开支。

  这些小地方的节省,都是朱由检极为欣赏的地方。

  但是民间的银贵铜贱的结果,就是地主大量屯银,百姓们捏着手中的银子不舍得花,而铜钱价贱,严重的阻塞物资的流通,倒是市场的萎靡不振,本身就是小农经济,再没有了银子流通,更加雪上加霜。

  毕自严小心的将其中的危害一条一条的梳理清楚,十分充分的说明了万岁,咱们该铸钱了。

  “景会,朕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道景会能不能为朕解惑?历朝历代,从前秦开始,大汉、大唐、哪怕是前宋、蒙元,私铸都是重罪,唯独到了咱们大明朝,这为何大明不能铸钱哩?咄咄怪事。”朱由检问出了自己一直疑惑的点。

  大明朝堂不铸钱,天下独此一号。

  毕自严沉默了很久的问道:“皇上,准备做到何种地步?”

  皇上这个称呼,多见于大明的奏疏之中,是一种极其正式的称谓,私底下朝臣们都喜欢叫万岁。

  当毕自严这个皇上的称呼一出,朱由检坐直了身子,说道:“毕尚书这个问题,朕想过,在南海子的草甸旁想过,走在京师的大街上想过,在皇极殿前想过,在乾清宫想过,看到山道上的驮夫换了新鞋想过,听到驼铃想过。”

  “朕想了很久,朕死后,是准备跌的粉碎的。”

  朱由检这句话说的极其认真,毕自严要问是这个回答,大明朝臣们要问是这个回答,大明的百姓们要问,他也是这个回答,无论做到什么地步,无论后世的史书被如何的记载,无论自己是独夫还是民贼,他都做好了准备。

  毕自严的面色十分的惊骇,随后眉头紧蹙的看着大明皇帝和王承恩,皱着的眉头忽然舒展开来后,他又沉默了许久,才笑着说道:“那臣等自然紧随其后。”

  “万岁问为什么大明不能铸钱,原因很多,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去做。开国之时,印了大明宝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