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五章 周奎的关键证据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而在监察御史体系,更有都仓御史,督运御史,河道总督三个监察御史,负责巡查仓场、漕运,河道疏通和治理。

  而南直隶六部,在漕运之事上,兵部提供运输的工具,比如船队和附近卫所的士兵,设有指挥,多数有南京兵部车驾司指挥担任。

  这只是朝廷在漕运上设置的管理体系,内阁、司礼监、皇帝在其中犬牙交错,岂是一股势力在其中交割?

  还不算地方性质的劳役派遣。

  而管理不当,还仅仅是漕运的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还有地形不利,以忽必烈开掘济州河为例,共计投入了两百五十一万七百四十八的壮丁,不计妇孺和火夫,仅仅是壮丁,就有两百万之数,开掘的济州河,整整用了三十六年的时间才按好了各种闸门,投入使用,结果次年就堵了。

  这是地形不利,还有时不时捣乱的黄河,在大明的官牍就堵了京杭大运河不下十次。

  其实这要真的追溯,还是当年北宋末年的时候,杜充逃跑的时候,掘开开封河段,导致黄河夺淮入海,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患。

  包括被人津津乐道的,也是因为黄河接连两次决口,洪水冲进了大运河,淤泥堵塞河道,山东等地的盐场,漕司被淹了个精光。

  京杭大运河的问题,朱由检十分的关切,但是他一个皇帝光是关切有什么办法吗?

  京杭运河的最根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利玛窦在万历年间来到大明,对大明漕运的问题有着自己的观点,利玛窦认为中国害怕海洋和侵扰海岸的强盗,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如此之根深蒂固,才导致对这条千疮百孔的运河始终不肯放弃。

  而且利玛窦也认为中国传统的农本主义思想,导致思想比较保守,哪怕是海禁也要花费巨大的代价使用京杭大运河。

  这是原因吗?

  这是利玛窦对中国不了解罢了。

  奈何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才是根本原因,依附在这条运河,赖以为生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裁撤驿站直接把李自成裁撤成了李闯王,裁撤百万漕工的结果,那要制造至少数十个李闯王来。

  田尔耕的观点比较新颖,是朱由检从未听过的内容,居然是漕军。

  “其实万岁爷,不管是无为教母,还是其他什么邪祟,其实归根到底,他们上不得台面,背后都是各卫所的漕军,牵一发则动全身,此时战事在即,再动京杭运河的漕军,恐有危江山社稷之虞。”田尔耕叹气的说道。

  他拿着情报请教过徐光启也找过孙承宗,更是去袁可立门上拜访,最终才总结出了这么一点。

  孙承宗、袁可立、田尔耕对百姓倒是没那么多的顾忌,百姓们,乌央乌央,乌合之众。而这些成建制的漕军,才是他们心腹大患。

  朱由检看字毕自严,疑惑的问道:“那毕尚书以为如何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