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五章 东征之始_361_红星照我去战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是毫无道理的。

  二十年代时,阎老西只听信了侨居苏俄的晋省商人的一面之词,便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极度的憎恨及畏惧。

  之后,阎老西积极投入到“反工”事业中,极力支持常凯申对工农红军的****围剿”,曾派一个师赴赣省苏区参战。

  到了今年,红军在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阎老西更是如坐针毡,在晋省大搞“思想防工,民众防工,政治防工,武力防工”,进而要用“九分政治一分军事来防工,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来剿工”。

  阎老西在晋省还准备实行土地“村公有”,作为防工的根本办法;设立“防工保卫团”和“主张公道团”组训民众,“防工保乡”。

  而阎老西和日军的勾结,更是由来已久。为了应付东北军的威胁,早在1931年“918事件”前夕,阎老西就和日军勾结到一起,在大连签订合作密约。

  如今红军入主陕北,极端反工的阎老西惶惶不可终日,深怕红军侵占他的地盘。

  为此,在民众日渐高涨的一致抗日呼声中,他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企图再度和日寇勾结在一起,启动密约,实现“共同防工”的计划。

  此举无疑是利令智昏之举,将把柄递到了我军之手,这样一来,我军征讨阎老西就师出有名了。

  不过张城在心里并没有把阎老西一棍子打死的想法。历史上全面抗战爆发之后,日军侵占晋省时,阎老西再次转变态度,从“联日反工”到“联工抗日”。

  为此他组建的晋省新军还特意邀请工农党员担任要职,结果我党优秀的政工人员便把阎老西的晋省新军大半赤化,气得阎老西再次反转,发动晋西事变,启用旧军镇压新军。

  张城心中考虑的是在阎老西这段“联日反工”的时间内彻底把阎老西打痛,让他接受工农党进入陕北的现实,并夺取晋省的一部分地盘。

  这部分地盘除了用来壮大我军之外,更重要的上让我军将来在抗日战场能有个前进基地,可以让我军在抗日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不能把阎老西一下子打死了,这得非常注意分寸。

  张城还想着阎老西能像原来历史那样组建晋省新军,这样我军就可以实行“借鸡生蛋”的策略,利用阎老西庞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来培养和发展我军。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来到1936年的正月。

  少纵全体官兵犹如上了发条般开始忙碌起来,就连一向躲懒的张城也不例外。他一边督促部队抓紧时间完成各项战术训练,一边开始为东征阎老西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侦察部队的同志已经送来大量晋省的情报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张城已基本上弄清了阎老西在晋、绥两省的布防情况,对晋军的人员编制、武器装备、及战斗力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1936年1月15日,统帅、周副统帅、彭老总联名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命令“主力红军即刻出发,打到晋省去“。

  1月31日,统帅亲自来到延长县城,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全面检查了东征的各项准备工作,研究和部署了东征的行动路线,正式组建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由统帅、彭老总、叶帅分别兼任总政委、总指挥、总参谋长。

  统帅命令先锋军兵分两路,由少纵单独组成左路大军,红一军团、十五军团组成右路大军,各自选定渡河突破口,待命东征。

  红三军团随同主力部队出征,担任总预备队,负责保持主力红军与后方的交通联络,红五军团则担任后方留守。

  此时东征战役已万事俱备,只待春暖花开之际,就可强渡黄河,讨伐阎老西。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