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8 唐烎观察日志_贞观三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他的童年开始,到现在中老年,他没有见过那样的官员,仿佛只活在传言或者中。

  那是近乎于传奇的人物。

  然而,更奇怪的是,他竟然不会感到恐惧。

  翻开史书,民不聊生的时候,百姓揭竿而起,打得遍地烽火,这种危机感,本该是有的。

  然而他受过的教育,以及对帝国实际权力构成的了解来看,他知道不管来多少个黄巾兵,下场都是一样的。

  至于瓦岗也似的,更是不值一哂,根本不入流。

  几百万的黄巾兵,也不过是一个团就能清理干净的蟑螂。

  他见识过“西军”对边疆区的镇压,如现在沸沸扬扬的保加尔突厥,那个豪帅西蒙的父亲,就是被“西军”在闹市区腰斩。

  腰斩在中央核心区是已经废除了的酷刑,但是在边疆区,一切酷刑都还在流行。

  那是数千万尸体堆积起来的自信,没人可以抗衡帝国。

  像他这样的豪门官员,怎能不体面,怎能不自信?

  拾取传统对人性的怜悯,其实是很难的,那是一种奢侈品。

  权力不允许,身份也不允许。

  直到现在,他亲眼看到了厂长和技术员带着老职工在研究新配方工艺,只为将纱线纺得更有韧性亦或是更有弹性。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这里,曾经该各司其职的事情,发生了,更让人惊讶的是,最底层的工人,参与到了生产研发当中。

  工人非常有积极性,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工厂,现在是他们的。

  “他们”是个泛泛的概念,“劳人党”用的最多的,便是“集体”二字。

  唐烎这时候,才明白“劳人党”的的确确是个由无产者托起来的组织。

  不是无根之萍,也不是神兵天降,没有什么神仙妖魔的作怪,不过是曾经奴隶们的又一次挣扎,只是这次挣扎,格外的激烈,且格外的高效。

  “你们这里的工程师,都是哪里来的?”

  “都是外地过来的,不过大学都是学的纺织。”

  “我记得,湖南这里不是大多船舶工程师吗?”

  “他们现在去了造船厂,除了这里,长沙、南昌都有,内河造船厂现在工程师都比较紧缺。”

  助理回答的很好,但却并不知道唐烎真正想问的是什么。

  帝国给予底层人口的教育跃迁,是一个虚假的东西,很多普通家庭的子弟,考上了一个大学,学了某个专业,也的确学到了东西,但是他们工作时候,却跟自己大学学的完全不相干。

  一个机电工程师,很有可能去安北都护府放牛;一个车辆工程师,则是可能去林业公司做林场经理;一个纺织工程师,则是很有可能被安排去做煤油工业的测试员……

  是的,帝国就是这么做的。

  完成身份跃迁的人,的确变得体面了。

  但是,也就到此为止。

  他们会成为帝国庞大官吏团队中的一员,然后和光同尘,然后同流合污。

  一个陌生人,如何在另外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施展神通呢?

  而这个帝国,在北苍省出现第一个大考状头的时候,终于,栽了一个大跟头。

  想到这里,唐烎居然笑了出来。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