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六章 峰区_开海夺鹿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源很多,多到只需要找几个贵族与修士振臂一呼,领地里成百上千的农夫就会拿起兵器加入叛军。

  哪怕他们战力低下、很少离开封地,却屡败屡战遍地都是。

  刘汝国太难接受了,他带着从艾兰王国辛苦拉起的队伍,受应明邀请而来。

  顺天安民义军从南安普敦登陆,挥师北上迎着大明帝国正规军在泰恩河南岸的防线而去,随后正规军南撤,由顺天安民义军顶上。

  然后便开始了大明帝国隆庆年大扩张以来战史最为诡异的一幕:

  顺天安民义军在战斗中打出一场又一场辉煌的大胜,战线却一步又一步地朝伦敦的方向逼近。

  起初,刘汝国能随意越过泰恩河,甚至能在把德雷克部叛军撵到哈德良长城更北的同时顺手打垮一两个苏格兰贵族的部队。

  但这没用。

  他前脚打垮德雷克,后脚就有割据一地的贵族起兵袭击他的粮道、抄掠他的后路。

  甚至有人为阻止顺天安民义军,放任士兵在自己统治的村庄里毫不留情地放火杀人,在冲天的火光里接受修士热情洋溢的赞美。

  当刘汝国决定后撤,在苏格兰王国重整旗鼓的德雷克再度南下,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叛军汇合,沿途围追堵截。

  第一次交锋,刘汝国赢了。

  第二次刘汝国挫败敌人的追击。

  但到第三次交战,粮草不济、疲于奔命且缺少睡眠的士兵已经没精力再和敌人打一仗了。

  最后实在难以走脱,敌军压迫而上,身披铠甲提长朴刀的刘汝国面对打空弹丸的火枪阵单骑打马,劈死几名枪手,夺下旗帜环视睥睨,而后持旗打马全身而还。

  这才吓退敌军,让他的部队有机会后撤,险之又险地逃出包围圈。

  后来战线就一直被德雷克向南推进,先是占领了诺森伯兰郡,而后又夺取约克郡谷地,一直把刘汝国的顺天安民义军驱赶到约克郡南方交界的山里去。

  不过到这,德雷克也不敢再向南进攻了。

  这片山地东部是谢菲尔德,德雷克曾在那跟应明交手,吃了场大败,还是多亏了东部沿海的渔船,这才让他有从叛军被打成海盗的机会。

  否则恐怕这会儿已经没命了。

  在那场战斗中德雷克的部下们学到个汉语名词,叫北洋骑兵。

  谢菲尔德战役结束后,德雷克的人什么时候看见明军里头有骑马的就会大叫北洋骑兵,而后飞快溃退。

  这边的区域除了刘汝国被逼进山地,周围的平原都是明军骑兵可能活动的区域,德雷克根本不敢出去乱跑。

  他也能看得出来,刘汝国这帮人不是正规军,这从那不同色的兵装、不知从哪捡的板甲、少量的火枪与难得一见的火炮就能看出来。

  不过德雷克也没想到刘汝国的人是起义军,只当这是大明从爱尔兰弄来的仆从军。

  起义军的长处从来都不是硬碰硬的打仗,而是从百姓中来,更容易煽动百姓。

  特别巧的是,德雷克把刘汝国驱赶过去的这片山区,面积虽大、农田不少,但里面土生土长的百姓却不多,更多的是矿工。

  因为自十六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英格兰人在这里发现黑色、白色的大理石,大量铅矿、煤、紫英石和铜。

  所以很多日子不太好过的矿工以及一些法外之徒就来到这,提着矿镐采石为生。

  刘汝国在武师以前,也是个石匠。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