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幽燕千年计_大唐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标,就是冲动来场决战,赢了通吃,输了就爬),而全都惨败,北宋至此永远失却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机会,战略也变为畏葸保守,此后北方的契丹、女真在占据幽云后,无论是实力上,还是在地理上,都赢得对中原汉族的莫大优势——高岳眼中,太行山直到燕山的地形,南北有很大不同,北面是比较缓和的草原地带,特别适合畜牧业,而到了南面,则是急速倾斜,由山脉一下下落铺展为丘陵、平原地带,为传统的农耕所在,那么试想每年秋天,游牧民族草长马肥,无数勇悍的骑兵,如乌云般由北坡登入幽燕的各处关隘,而后一下子冲入到南面的河朔平原地带,就像不可阻挡的暴雨洪流般,横冲直撞,纵横无阻——想到此,高岳不禁打了个冷颤。

  “必须保住幽燕,不但要坚强地戍守住它,还要以它为跳板,踏实有序地经过四个关口,行之有效地经略北面。”高岳不由得如此说到。

  他能理解明朝皇帝守国门,是个什么意思了。

  不过自己这个时代,和本位面的明朝相比有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河朔虽经安史之乱摧残,但在藩镇理下,人户还算密集,产业也算富庶,故而自己把新都定在邺城,也就是想以其为凭靠,专力经营好河朔地区,这样便有余裕再来支撑幽燕北进的策略,而大明在经历了大宋的修理黄河及元末丧乱,还是把都城定在几乎沦为不毛之地的北方,并依靠南方经漕运来的物资,才能维系以北京为核心的国防体系,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说明最终亡于这个体系也不为过),可以说既悲且壮。

  “请辅师示以战略。”在场的幕僚和军将都抱拳请求。

  高岳点点头,而后抽出节杖,指画四方,“本师想将相、卫、磁、洺、澶五州,专设为司隶行省,以邺城为国家新都(其实高岳这个计划知道的人不多,故而许多在场的人听到后都非常惊愕);而后泽潞、河中、河东合三为一,设晋阳行中书省,以太原为会府;而义武军的易州定州,与成德军的恒州、冀州、深州、赵州,合并为燕南行中书省,以真定为会府;魏博镇的魏州、博州、贝州,和横海的沧州和景州,合并为河北行中书省。至于幽燕卢龙的州郡,则合并为燕山行中书省,会府自然在蓟县,然则此行省的镇戍司却分为四处,为妫州镇戍,置清夷军,兵额四千,驻所为怀戎,负责当护西关(即军都陉、居庸关);又,檀州镇戍,置镇远军,兵额五千,驻所于密云,护卫北关;又,蓟州镇戍,兵额五千,驻所于渔阳,护卫卢龙塞一线;又,卢龙镇戍,置卢龙军,兵额七千,驻所暂定平州城,护榆关如是;这四处镇戍,都是雄边子弟。最后,枢机院直辖下,将魏博兵和成德兵合编为一军团,镇守莫州瀛洲,驻所为瓦桥(目的就是掌握幽燕的南门,加强对其控制),横海兵和义武兵、卢龙兵保留兵额的队伍,合编为一军团,驻所为幽州西北昌平(目的也是一样)。此后的司隶行省将背靠河内、都幾、济北、淮西诸行省,以河阳、黎阳、白马津渡相通;左傍晋阳,以滏口相连;右依河北,以永济渠勾连;北控幽燕之地,便可安枕无忧了,可以说是千年的事业!”

  请收藏:https://m.bgi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